歐元區也漸漸被“新常態”的陰霾籠罩——高負債、低增長、低通脹、高失業。當前僅靠歐央行一己之力究竟能否救歐元區于水火之中?啟動QE(購買政府債券)究竟能否實現?至少歐洲央行的表態為“萬不得已QE仍是選項”。
全面QE仍是選項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Draghi)近期出席歐洲議會的季度聽證會,他表示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若經濟前景惡化,歐央行應采取其他非常規措施,包括啟動QE(購買政府債券)。
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YvesMersch上周表示,由于歐洲央行已經實行負利率政策,降息空間幾乎耗盡,如果情況惡化,購買主權國家債券的量化寬松措施是一個選項。當前,各界紛紛將目光投向了12月的議息會議。
德拉吉曾在上次議息會議上表示,觸發進一步的行動有兩個條件:一個是當前的行動還不足夠;另一個是通脹前景惡化。當前這兩個條件似乎都已滿足。
歐元區的10月通脹率僅為0.4%,連續12個月低于目標2%的一半,而該地區還同時面對高失業率的挑戰,9月歐元區失業率維持在11.5%的水平。
此外,德拉吉多次表示歐央行資產負債表需增加1萬億歐元,并稱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將回到2012年初的水平。2012年1月,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2.7萬億歐元,現在為2.1萬億歐元。這也意味著,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將較目前水平擴大6千億歐元。
然而,目前已實施的抵押債券(coveredbond)購買規模不及預期,而行將開啟的資產支持證券(ABS)購買計劃或遠遠不能滿足購債總額的胃口。
隨著危機不斷加深,歐洲央行為了拯救歐元,突破底線的可能性或不斷上升。路透社18日對50名歐美債券分析師所做的調查顯示,歐洲央行訴諸量化寬松的幾率為48%。
盡管德拉吉生于浪漫國度意大利,但據西方媒體報道稱,了解德拉吉的人評價他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主張一切從具體情況出發而不是拘泥于某些教條或觀念。不過,德國仍是一大“障礙”。
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同日表示,若歐央行購買主權債券,將鼓勵歐元區國家多發債券,而這些國家債務已經很高,故不支持全面QE。德國認為各國負債不應過高。此外,量化寬松是否能達到期待的效果,也是不確定的事情。
歐央行以時間換空間
盡管央行的職責在當前已被推到“制高點”,但德拉吉也在會上再次強調了各國進行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對于歐元區18國而言,削減赤字、結構性改革、銀行重組和進一步的歐洲聯合才能確保歐元的光明未來。“歐洲央行能做的就是"以時間換空間",通過貨幣政策爭取更多時間,并且提供一個平臺來為各國進一步的改善指明道路。”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對此,法國著名經濟學家、《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蒂(ThomasPikktty)此前也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提出了個人見解:“由于歐元區存在18個主權國家,即包括18項不同的公共債務和利率,因此歐洲央行很難制定通脹目標。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達成一項新的歐元區協議,為各國公共債務成立一項償債基金(redemptionfund),并以統一利率進行債務再融資。相信只要法國和意大利向德國提出此類建議,德國很可能會接受,德國應該也不希望受到其他成員國孤立。”
不論各方如何解讀,各國應對改革的態度不盡相同,“財政聯盟”可能只是“空中樓閣”。不可否認的是,統領歐元區18國的德拉吉是全球央行行長中任務最為艱巨的。他曾領意大利安然度過上世紀90年代的債務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擅長危機處理的德拉吉早就在家鄉意大利贏得了“超級馬里奧”(SuperMario)的美譽。在那款同名經典游戲中,身穿背帶工作服、靠吃蘑菇長大的大鼻子“意大利人”馬里奧需要歷經險阻,闖過一道道“關卡”。在當前歐洲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德拉吉也需重重闖關,只是他要拯救的是整個歐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