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依靠投資擴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數量擴張的傳統發展模式,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輪胎生產國,但也造成輪胎行業目前產能相對過剩、低端產品同質化嚴重現狀。
1.地方性政策日益趨嚴
近幾年中國輪胎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得益于汽車需求量的快速增長和2008年來天然橡膠價格一路下滑帶來輪胎行業整體利潤率上升外,還得益于中國地方政府為吸引投資,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向輪胎企業提供的各類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后,中國政府的經濟增長方式由保增長轉向調結構,高消耗、高投入的發展模式已不能沿襲。在此形勢下,地方政府對 吸引投資趨于 理性,不僅優惠政策和條件逐步減少或取消,而且對企業的環保節能要求更加嚴格。例如2014年初,山東省政府原則通過了《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實施意 見》,輪胎等行業被列入山東省產能過剩行業。
2.產能結構性過剩嚴重
據輪胎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新增全鋼胎產能1500萬條、半鋼胎1億條左右。從2014年設備招投標情況看,新上項目和產能依然火熱。
目前,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企業在中國建有20多家工廠,主攻中國輪胎中高端市場,而中國稍具規模的輪胎企業達到500多家,主攻中低端市場。盡管工廠數量較少,世界輪胎巨頭仍占據了中國乘用胎市場70%左右的市場份額,載重胎30%左右的市場份額。
根據輪胎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3年,米其林中國工廠子午胎出口比例為3%左右,普利司通出口比例約為5%,而中國輪胎企業子午胎出口比例達到45%左 右。在世界輪胎巨頭設法滿足國內高端市場需求的同時,國內輪胎企業卻為能在中低端飽和的競爭市場中生存而拼盡全力擴大出口,結果是遭受越來越頻繁的貿易保 護壁壘。
3.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
目前中國輪胎企業眾多,行業集中度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2013年統計數據看,子午胎收入前三甲企業占協會48家企業子午胎總收入的27.64%。2013年度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米其林、普 利司通、固特異三巨頭銷售收入占前75強的39.36%。美國輪胎市場分析報告中指出,固特異、米其林、普利司通3家企業占美國輪胎市場份額的60%以上。
從發達國家輪胎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當市場競爭加劇,部分無法適應競爭的企業被淘汰或被并購,行業集中度會逐步上升,最終形 成幾家實力強大的大型輪胎企業。從近兩年國家出臺的輪胎產業政策上已經可以看到這種導向,國內輪胎行業整合將成為必然.近兩年,雙錢集團、賽輪公司等企業 已開始了并購工作。
4.互聯網加速模式創新
隨著互聯網在國內的蓬勃發展,網絡經濟開始向傳統領域滲透和延伸,傳統領域的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洗禮。根據艾瑞咨詢報告,2013年, 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84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7.9%。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如今互聯網正在把營銷推向以價值 為中心的 3.0時代。
電子商務市場的廣闊前景以及巨大的潛在利潤吸引了眾多傳統領域企業試水電子商務,以謀求更長遠的發展。對于中國輪胎行業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輪胎網上交易的潮流勢不可擋,要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輪胎企業必須創新營銷模式和思維方式,為客戶創造的更多價值。國外輪胎電商的先行者,如TireRack、Delticom,都已經獲得成功,國內輪胎電商也正在探索發展模式,部分輪胎企業在加速觸網中。(中國輪胎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