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把國內的輪胎企業視作一副骨牌,在美國再次“雙反”的多米諾效應下,依賴外貿出口的中資輪胎企業,已然出現第一張倒下的牌面。
2月12日上午,記者從山東廣饒縣政府獨家獲悉,2月7日,德瑞寶輪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瑞寶輪胎)向廣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提出申請,請求政府對企業進行重組。
“德瑞寶輪胎生產經營出現資金緊張問題。”廣饒縣政府人士向記者強調,企業并沒有破產,目前正在尋找重組方。一位接近該公司的人士透露,成立于2009年的德瑞寶輪胎注冊資本為2.1億元,如今負債可能已達到47億元。不過,該消息并未得到廣饒官方確認。
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看來,德瑞寶輪胎走到如今的地步,與輪胎及橡膠行業的不景氣有關,但美國對華再次啟動的“雙反”,就好比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隨著產能過剩等因素加劇,就行業而言,已經倒下的德瑞寶輪胎,可能只是多米諾效應中的第一個。
政府尋找企業參與重組
在企業宣傳片中,欲做“驅動行業先鋒、轉動世界之輪”的德瑞寶輪胎,在羊年春節前停止了轉動。
2月11日,山東省廣饒縣政府對外發布說明稱,“2015年2月7日,德瑞寶輪胎公司向廣饒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提出申請,請求政府對企業進行重組”。此前,德瑞寶輪胎的辦公區域被當地法院貼上封條,關于“德瑞寶公司于2015年2月9日宣布破產”的消息,開始在外流傳。
昨日上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廣饒縣政府人士強調,“不是破產,目前政府已經介入,積極尋找企業參與重組。”
不過,在一位山東省輪胎業內人士看來,自2014年初起,德瑞寶輪胎的運轉就出現了問題,出現拖欠員工工資的狀況。
廣饒縣政府的說明中,對德瑞寶輪胎的資金狀況亦不諱言,“最近,昊龍集團德瑞寶輪胎公司生產經營出現資金緊張問題”。對于德瑞寶輪胎的負債狀況,該說明中并沒有提及。一位熟知該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可能達到47億元的規模。
對此,記者曾向廣饒方面求證,但包括政府及昊龍集團在內的多位人士,均未對該債務數字(47億)予以確認。
據媒體公開報道,德瑞寶輪胎2010年起,從青島雙星、賽象科技、軟控股份和巨輪股份獲得了高達8.94億元的非關聯擔保額度。巨輪股份的一份擔保公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德瑞寶輪胎資產負債率48.20%;而在2010年,賽象科技公布的一份和德瑞寶輪胎有關的公告顯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德瑞寶輪胎資產負債率1.03%。
在上述熟知該企業的人士看來,德瑞寶輪胎2010年尚在建設期,資產負債率上升可以理解,但也反映出企業借債擴張的現實。
不過,有專家認為,德瑞寶輪胎的現狀與當前的行業產能過剩大環境有關,而美國的再次“雙反”,則成為壓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為行業敲響警鐘
2014年6月3日,在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申請下,美國對華乘用車及輕卡輪胎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案金額逾30億美元。當地時間2014年11月24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初裁結果顯示,中國輪胎企業將被征收懲罰性關稅,視制造商具體情況,征稅稅率為17.7%~81.3%不等。
隨后美國商務部公布傾銷及補貼合并有效初裁稅率,在應訴企業初裁稅率表中,德瑞寶輪胎母公司山東昊龍集團赫然在列。
作為昊龍集團旗下輪胎板塊,德瑞寶輪胎成立于2009年12月,是集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研發、生產、銷售和國際貿易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輪胎企業,注冊資本2.1億元。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2009年,處在經濟危機之下的輪胎行業忽然火爆,昊龍集團進入輪胎行業,亦想搭上行業順風車。
不過,青島橡膠谷集團人士表示,這幾年,一些地方無序建輪胎廠,造成國內產能過剩。
對已提請重組的德瑞寶輪胎來說,記者獲取的消息顯示,因質量原因導致產品滯銷,德瑞寶輪胎一直處于高庫存狀態中,進而導致財務狀況非常不好。
與此同時,2013年,昊龍集團進入地產行業。一位熟知昊龍的當地人士稱,接連投資失誤后,昊龍多年來靠貸款維持,已無力為輪胎板塊輸血。有消息顯示,在此之前,昊龍己多次申請破產,但未獲準許。
廣饒縣政府人士向記者表示,破產與重組不是一回事,現在這個事情(德瑞寶輪胎重組),政府也正在協調。
在中國輪胎行業,“德瑞寶”的名號并不響亮,但它的倒下卻足以為眾多輪胎企業敲響警鐘。
廣饒縣政府方面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該縣輪胎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是1007.2億元,同比增長8.2%。在廣饒縣政府人士看來,2014年輪胎行業整體低迷,廣饒縣輪胎行業還取得了微弱增長,卻難改大環境的整體頹勢。
如今,面對已經存在的產能過剩矛盾,依舊有新產能不斷上馬。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預測,2015年,輪胎領域內僅新增產能達1.2億條,產能過剩率達10%~15%。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看來,這一部分新產能,將是此次美國“雙反”最大的受影響者。(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