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周,歐元區經濟數據明顯改善,就業市場、歐元區內部需求、德國通脹都有所改善,但歐元卻依然下跌。
是什么讓歐元的表現與歐元區經濟脫軌的呢?
摩根士丹利認為,盡管歐元區經濟小幅增長,但歐元將因結構性的變化繼續下降。具體來說,摩根士丹利認為兩種力量將繼續打壓歐元。
首先是對沖資金流動。摩根士丹利認為,在這方面,歐元現在類似于日元在安倍經濟學開始時的情況。
“雖然外國投資者因歐元區改善的經濟大量購買歐元區股票,這些投資往往進行了貨幣保值,這給歐元帶來的支撐很有限。摩根士丹利認為,投資者正越來越多的進行外匯對沖。這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打壓歐元。
其次,摩根士丹利認為歐元區的QE將繼續拉低歐元。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稱,“歐洲央行即將開始實施QE,這極大地壓低了歐元區各國國債的收益率。
因此,歐元區國家國債的收益率與其他G3國家國債的收益率將繼續擴大。歐元區國債收益率甚至可能低過日本。在這種環境下,投資者、企業甚至國家正遠離傳統的融資貨幣(美元和日圓)而是使用歐元。”
摩根士丹利預計歐元/美元將在今年年底跌至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