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際原油在多重利好的推動下反彈強勁,大宗商品整體氛圍轉暖。其中,滬膠主力1509合約沖高企穩,周線收陽,站在5日均線以上。但是,隨著國內天膠主產區陸續進入開割季,泰國兩輪收儲的煙片待處理,以及國內下游輪胎企業要直面天膠進口關稅提高和輪胎出口市場份額減少的雙重壓力,走弱4年之久的滬膠走出景氣周期仍需要時間。
收儲對天膠的支撐作用有限
雖然短期收儲將提振膠價,但由于天膠產業整體低迷,中長期而言收儲對天膠的支撐作用有限。一是2014年12月,中國政府計劃天膠收儲12.85萬噸,流拍4.1萬噸,實際收儲量為8.75萬噸。受此影響,滬膠1501合約因為交割品集中而出現結構性上行的多逼空行情,交割月臨近后,價格重回需求疲弱主導的行情。二是2015年1月和2月,泰國政府分別出資60億泰銖,通過泰國橡膠種植園組織在中央市場上采購原料白片膠、煙片膠和膠乳,白片膠價格一度持穩在60泰銖/公斤附近。疊加停割期全乳膠不足的利多影響,滬膠1505合約沖高至階段性高點14300元/噸。三是3月9日,礙于有限的庫容,泰國政府表示將從即日起停止采購,原料市場暴跌至收儲前水平。受此影響,滬膠自觸及14000元/噸起便開始連續收陰回落。
與此同時,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協會成員10國的天膠總產量僅為248.8萬噸,同比下滑6.3%,增速較前年放緩16.8%。其中,泰國天膠產量同比下降6%至113.5萬噸;馬來西亞天膠產量同比降幅最大達11%;越南天膠產量增長較快,同比增速高達36.4%。業界通常對協會數據持謹慎態度,因為行情疲弱的背景下,天膠主產國有調低數據的動力,但當前天膠需求仍然疲弱,全球天膠產量的減產并未提振膠價。
輪胎企業經營困難拖累天膠需求
首先,天膠最大的消費領域是輪胎的全鋼胎,也就是商用車的需求,而消耗量最大的重卡市場則與生產活動密不可分。今年一季度國內經濟繼續下滑,7%的GDP增速系2009年一季度以來的最低。由此反映在重卡市場的產銷上,一季度重卡產銷僅17.5萬輛和14.6萬輛,同比大幅下滑21.9%和25.9%,增速分別放緩52%和47%。
其次,從汽車總產銷來看,經過五年的高速增長,2014年汽車產銷均已超過2300萬輛,交通擁堵的城市病也使得全國8個城市實施了限購政策,汽車尤其是乘用車的同比增速出現了放緩態勢,后續更多的增長將體現在改善型需求上。
最后,據中橡協統計,輪胎、力車胎和廢橡膠綜合利用三個行業在2014年均實現了利潤負增長。其中,內資輪胎企業的利潤下降9.7%,外資輪胎企業的利潤增長16.7%,輪胎產成品庫存貨值同比增長20.41%,力車胎利潤則大幅下降15.5%。輪胎企業的高成品庫存不僅拖累輪胎價格和企業開工率,同時也打消了其采購原料的積極性,從而直接導致了天膠期現貨價格的持續低迷。
總之,當前需求疲弱仍是制約天膠價格上行的主要因素,后期隨著國內天膠主產區陸續進入開割季,滬膠將再次迎來偏弱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