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荷殼牌石油公司上月初達成以折合700億美元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的協議。這筆交易最大的障礙可能在全球最大能源進口國中國。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殼牌的CEO范伯登(Ben Van Beurden)本周訪華就是為了說服中國官員相信,殼牌與BG并購不會威脅中國。野村的地區石油與天然氣研究主管Gordon Kwan認為,由于此次并購誕生的公司會對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產生極大影響,范伯登不能確定交易會成功。并購可能出現的障礙是殼牌與BG在澳大利亞的LNG項目,它們的出口市場是中國。兩家公司可能不得不出售一些股份。
上述報道指出,并購談判將考驗殼牌與中國頗有淵源的關系。早在1894年,殼牌就在為中國提供照明用的煤油。如今,中國最大石油生產商中石油是殼牌全球業務的合作伙伴。
報道認為,范伯登會意識到,中國的反壟斷政府機構此前就在挑戰全球大型能源業交易。比如大宗商品交易巨頭嘉能可(Glencore)以70億美元向中國五礦集團出售秘魯Las Bambas的銅礦,那就是為了贏得中國監管機構對該司2013年收購礦業巨頭Xstrata的授權。
殼牌目前需要得到巴西、歐盟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地區的反壟斷機構批準。牛津大學旗下能源研究機構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的天然氣項目主管Jonathan Stern預計,中國是最有可能尋求殼牌讓步的,可能要求殼牌限制LNG的對華供應量。因為主權國家會擔心出現可能左右市場的力量。
華爾街見聞上月初文章提到,荷蘭皇家石油和英國殼牌2005年正式完成合并以來,全球能源業還從未出現殼牌與BG并購這么大規模的并購交易。《財富》網站報道稱,此交易將催生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規模超過埃克森美孚,也可能成為迄今西歐最大的綜合性石油生產商。以下殼牌與BG上游合并示意圖來自殼牌。
《福布斯》雜志認為,此次合并是“一場賭博”。一方面,賭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為了應對限排,將用天然氣等更清潔的燃料取代煤炭;另一方面,賭亞洲市場將依賴美國進口。BG在美國有開采頁巖氣和天然氣的項目,預計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美國的項目可以出產天然氣。
《國際金融報》采訪的分析人士則是提到,只有在國際油價較低時才可能出現大型并購。未來可能看到更多“動作”,甚至可能包括中國能源企業。說不定有些企業早就在低調進行談判。
但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提到,很多人懷疑,巨頭很可能不會真正成功合并。因為大型石油集團進一步整合可能形勢很復雜,比如埃克森美孚要是想并購英國石油公司BP,就會有強大的政治阻力。BP自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以來至今在美國面臨種種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