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經濟和貨幣數據遠遜預期,連基建投資都罕見放緩,說好的見底復蘇呢?
盡管今年以來基礎設施投資不斷發力,但1-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僅增12%,低于一季度的13.5%。而據海通證券測算,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至9.4%,創04年12月以來新低,三大類投資增速全面滑坡。
基建投資增速明顯快于全部投資:1-4月同比增長20.4%,比全部投資增速高8.4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26.6%,比去年同期提高6.7個百分點。
但從單月數據來看,基建投資罕見地有了較大幅度的放緩。據興業證券測算,4月基建投資單月同比回落幅度較大,從24.5%降至16.1%。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的資金來源增速也繼續下滑。海通證券姜超、顧瀟嘯等指出,基建投資增速回落主要緣于資金來源受限,表現為城投債凈融資額增速暴跌和4月企業中長貸同比轉負增。
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也表示,不難理解近期基建投資示弱的原因:地方政府的確面臨融資難的狀況,資金成為基建項目的最大約束。這或許也是為何政治局會議、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均提到:需要引導資金向實體配置。
“財政收入吃緊會直接降低預算內資金對基建項目的支持力度”,華創證券鐘正生等在本月初的一篇報告中寫道。
我國財政收入增速大幅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2011年的25%下滑至2014年的8.6%,并在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滑至2.4%,其中東北地區(如黑龍江、遼寧)和中西部地區(如青海、四川)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出現負增長。
昨日公布數據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地產新政對地產銷售的刺激有所體現,商品房銷售面積出現增長(單月同比7%)。但王涵表示, 銷售的改善并沒有導致投資出現好轉:4月地產投資累計增速降至09年5月來的新低6.0%,單月投資降至0.5%;而土地購置面積同比的進一步下探(4月降至-33%)意味著全局來看,地產商投資意愿并不強烈(不排除結構性因素導致一線城市出現地王,但整體偏弱)。
姜超也表示,“地產投資增速幾乎歸零,也預示著短期經濟依然難以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