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對日元周三進一步擴大漲勢,刷新八年新高123.67。分析師表示,日元跌破25年長期趨勢線或意味著其慢慢熊途才剛起步。
Gaitame.com Research Institut分析師Takuya Kawabat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美元對日元1990年高位160.20和1998年高位147.66所連接的下降趨勢線在本周被突破,意味著美元對日元還將面臨更多的上漲。
Kawabata同時稱,美元對日元的相對強弱指標(RSI)周四觸及80水平,同樣顯示出看漲跡象。通常而言,RSI指標在70上方被視為超買信號。“盡管RSI用于判斷是否短期超買或者超賣,但是在80上方表明,我們正處于一個相當明顯的美元牛市中。”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則在昨日早間的報告中表示,美元兌日元已經成功突破。“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美元/日元此前進行了調整,隨后快速走高,日元走弱。從外匯的角度來看,美元/日元現在看起來是一個堅定的多頭。此外,對匯率進行對沖后的日本股市也有利可圖。現在來看,這似乎是一個純粹的技術突破;我們沒有看到一個基本面的催化劑讓美元兌日元進一步爆發。”
在最新的利率決議中,日本央行宣布,維持寬松刺激規模不變,繼續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擴大基礎貨幣。
為了配合首相安倍晉三作出第二次上調銷售稅(至10%)的決定,日本央行于去年10月將寬松刺激規模擴大至80萬億日元。但最終安倍晉三決定推遲原定于2015年10月開展的消費稅上調,此后日本央行也一直按兵不動,哪怕是今年2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了近兩年來的首次零增長。
不過在4月底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日本央行放棄了最初的、在兩年左右實現通脹目標的時間框架。行長黑田東彥在貨幣政策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日本在2016財年上半年前后實現2%的通脹目標。此前的表述為2015財年左右實現該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日本央行可能采取更多的措施以提振通脹。有的認為日本央行會加倉ETF,削減債券購買量;有的認為它會嘗試購買地方政府債券;還有的認為它可能會提高通脹目標至3%,或者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等。
根據彭博在2月5-10日進行的調查,35位經濟學家中,有26位認為日本央行今年會擴大寬松。其中認為10月采取行動的經濟學家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