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即將組建
“國家制造強國領導小組”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頂級領導機構,由國務院相關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國務院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信部,承擔日常工作。5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這是中國版“工業4.0計劃”,也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成立上述領導小組包括在《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
2. 銀行混改政策有望本月出臺 或將獲券商牌照
國務院將出臺銀行混改、金融混業的方案,混改方案是針對整個銀行業的,而交行是混改的試點企業。交行在二級市場的強勁表現,除了混改,更大的亮點是混業。本月有望出臺的銀行業相關政策,還包括了金融混業。而市場對交行率先獲得券商牌照的預期也非常高。中金公司此前也曾提出,交行和興業最有可能先行進入證券行業:交行規模適中,作為商業銀行進入證券領域的試點最為契合。
3. 幾千億資金入場新基金火線建倉
近期大盤巨震,攪亂了不少投資者的“牛市夢”,但在許多亟待建倉的新基金眼里,卻是饕餮大餐的開始。4月和5月,短短兩個月時間,新基金首募額高達5237億元,其中超過5000億元是以投資A股為主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考慮到新基金一般有長達6個月的建倉期,在A股整體估值水平飆升的背景下,許多新基金都放緩了建倉步伐,而上周突如其來的調整,普遍被他們視為期待已久的“買點”,幾千億資金正在跑步入場。
4. 海外資金大舉入市
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就在市場出現大幅波動的背景下,海外資金正大幅流入A股。與此同時,國內的券商資管產品發行規模上也不斷攀升,前五月總規模已經突破千億。多家券商認為,6月份A股仍將維持升勢,延續牛市格局。
5. 央行推大額存單個人認購30萬起
利率市場化又向前邁進一步。6月2日,央行發布《大額存單暫行管理辦法》。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非金融機構投資人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的保障范圍。大額存單采用標準期限的產品形式,采用電子化的發行方式。個人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于30萬元,機構投資人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大額存單期限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18個月、2年、3年和5年共9個品種,發行利率將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額存單的推出,有利于有序擴大負債產品市場化定價范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也有利于進一步鍛煉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培育企業、個人等零售市場參與者的市場化定價理念,為繼續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進行有益探索并積累寶貴經驗。
6. 物聯網產業年產值或超萬億
市場研究公司IDC周二表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市場的規模將從2014年的6558億美元增至1.7萬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端點”(IoTendpoint)的數量將從2014年的1030萬個增至2950萬個以上。設備、連接和IT服務預計將構成全球物聯網市場的絕大部分,僅設備就將占到整個市場總量的31.8%。分析認為,未來五年,在政企雙輪投資驅動下,物聯網產業邊界逐步清晰,年產值或超萬億。主要邏輯為以下兩點:1)促民生、穩增長、調結構,智慧城市2.0 開啟,“十三五”期間總投資規模或超2 萬億,物聯網作為基礎將受益;2)后智能機時代,ICT 巨頭將新的增長點寄托于物聯網,萬物互聯將成為“端、管、云”新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