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對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并呼吁美聯儲將近十年來的首次加息時點推遲至2016年上半年。
在對美國經濟的年度審查中,IMF表示,一系列負面沖擊,包括強勢美元和惡劣天氣,令就業市場元氣大傷。同時,西海岸港口罷工和油價暴跌業拖累了美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這迫使IMF將美國2015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至2.5%。4月,IMF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為3.1%。
IMF表示,疲軟的經濟前景意味著,美聯儲應將加息時間推遲到2016年上半年。
鑒于“圍繞通脹前景顯著的不確定性,”IMF稱,直到工資或物價通脹有更切實的跡象,再加息更為可行。IMF預計,美國通脹率將在2017年中期之前,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
IMF同時警告稱,加息可能會引發顯著和突發的國際投資組合調整,帶來市場波動,進而影響金融穩定。通脹上升也可能快于預期,從而刺激借貸成本突然增加。
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關于美國經濟的全面報告將于7月發布。
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5月22日表示,若經濟達到美聯儲預期,她仍預計今年內加息。耶倫稱,美聯儲自2006年以來一直沒有上調利率,加息將需要看到勞動力市場持續改善,并“有理由相信”通脹將回升到2%。
盡管耶倫一直堅持美國經濟仍然在軌道上,仍預計在今年內加息,包括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在內的“中間派”們,都表示了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