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全球六個主要國家周二就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面協議,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馬拉松式談判。伊朗原油有望大量涌入國際市場,可能加劇供應過剩。然而,國際油價對此表現出恐慌情緒。
就在達成核協議的消息公布之后的數小時之內,ICE布倫特原油期貨短時間內下跌2.5%,但此后大幅反彈,最終以上漲1.14%收盤,報每桶56.11美元。
此前,原油業界及金融界已經在數周以前就對達成核協議有所預期,市場已經對此消息提前消化。因此,對于達成最終協議的結果已先于協議反映在油價上。
盡管伊朗原油出口限制并未即刻解除,但從長遠來看,伊朗和六國代表達成核協議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全球原油市場的格局。擁有全球第四大原油儲備的伊朗將通過限制自己的核發展計劃換取國際制裁的放松,其中原油出口無疑是重中之重。
伊朗的產能有多大?
根據伊朗石油部長的講話,只要出口制裁解除,該國可以立即每天增加出口50萬桶原油出口,六個月后則可以再增加出口50萬桶/天。今年伊朗的原油的日均產量為280萬桶。
高盛此前分析認為,伊朗第一年內只能增加50萬桶原油出口,因為伊朗需要先證明自己遵守了協議條款,然后還得面臨停產已久的礦井的恢復問題。
法國巴黎銀行認為伊朗產量擴張需要國外投資的幫助。
美國銀行的分析稱伊朗有3000萬桶的原油儲備躺在倉庫里,可以很快的向外運輸。
伊朗原油出口的時間表是怎樣的?
參與協議討論的外交官本周二稱,聯合國觀察員在伊朗考察完畢并提交合規報告后,對伊朗的禁運制裁才可能解除,這個時點會在今年12月份。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稱,該機構將在今年12月15日發表上述報告。
參與協議談判的外交官表示,歐盟一旦確認伊朗遵守了自己的核能發展要求,便會解除制裁。
此外,彭博社文章稱,伊朗原油出口不太可能突然在國際市場出現激增現象。出口限制等制裁措施只會在核查人員核實伊朗已經達到一定條件后才會徹底解除。另外,伊朗也需要時間來投入恢復生產,安排更多出貨。長期角度看,由于經受了多年以來的資金匱乏,技術方面已落后于國際水平,伊朗還需要外國投資者的幫助來提振產出。
伊朗的產能潛力如何?
BP石油公司預計伊朗的原油儲備約1578億桶,這足夠中國40年的需求量。
伊朗在1908年便發現了原油,到了70年代伊朗的產能達到600萬桶/天的頂峰,隨后便逐漸下降至如今的200多萬桶。主要因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絕大多數西方石油公司撤離該地區,導致伊朗長期缺乏足夠的資金和技術進行開采。
伊朗的回歸對OPEC意味著什么?
伊朗石油部長上個月表示,另外11個OPEC國家應該對伊朗的回歸做好準備。
12個OPEC國家自去年6月開始的合計產量一直超過該組織定下的3000萬桶/日的限制。在美國頁巖油產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如今更希望增產維護自己的市場份額,而不是限制產量保護油價。
更多的伊朗原油進入國際市場可能剛好順應了沙特希望打壓高成本頁巖油行業的計劃,但是同時也會加劇OPEC成員國之間的內部競爭,尤其是在亞洲地區。
國際能源組織(IEA)的數據顯示,全球原油需求增長正在放緩,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供給過剩量為80萬桶/日。
彭博社統計的經濟學家們預期,今年下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67美元/桶。
伊朗將專注哪個市場?
伊朗石油部長5月曾表示,伊朗優先發展的目標客戶將在亞洲和歐洲。2012年接受制裁以來,伊朗每天損失了100萬桶的銷售,主要分布于上述兩個地區。
美國能源署(EIA)的統計顯示,伊朗在亞洲的貿易主要被沙特和科威特取代,這兩個國家的原油的化學成分與伊朗原油接近。而在歐洲的市場則被俄羅斯、沙特和伊拉克取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伊朗此前從美國獲得豁免,仍可以向如下幾個國家/地區每日出口約110萬桶原油: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土耳其、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