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月CPI同比上漲1.6% 創年內新高
2015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5%;食品價格上漲2.7%,非食品價格上漲1.1%;消費品價格上漲1.4%,服務價格上漲2.2%。1-7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3%。2015年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6.1%。1-7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6%。
2. 央行:鼓勵骨干船舶制造企業實施兼并重組
央行今日發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提出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骨干船舶制造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推動大型船舶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引導中小船舶企業調整業務結構。
3. 中國制造成本直逼美國 印度將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國。“中國制造”和“印度制造”正展開新一輪的競爭與合作關系。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中國臺灣的富士康8月8日在印度簽約,它到印度投資設廠的計劃變為現實。隨著中國制造產能過剩現象加劇、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變化,一些制造企業漸漸開始將部分工廠轉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在這股遷徙熱潮中,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么?
4. 美聯儲9月加息大門打開 大宗商品寒風蕭瑟
周五晚間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21.5萬人,雖然小幅不及華爾街經濟學家們預期的22.5萬人,但仍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在20萬人之上的高位,7月的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依然與前月持平。此外5、6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得到上調。雖然新增就業略低于預期,但這份就業報告非常不錯,與7月強勁的汽車銷售數據以及服務業數據共同表明,美國經濟持續改善,這也為9月加息打開了大門。商品價格大跌讓商品基金越來越難做。據路透報道,管理著逾100億元人民幣的浙江敦和投資自7月初以來實際上已經暫停金屬交易。上海混沌投資已在過去三周減少了與銅等金屬、以及石化產品有關的交易。最近連Black River、Armajaro這樣知名的對沖基金也清盤了旗下的商品基金。
5. 希臘全面受援協議已接近達成
希臘政府一位官員8日表示,該國政府官員正詳細檢視其第三輪救助協議草案的詳細內容,預計未來幾天內各方將可能將達成新的協議。這份草案是基于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債權人磋商所起草的。
6. WTO初裁中國訴歐緊固件反傾銷案勝訴
從中國商務部獲悉,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于8月7日公布了我訴歐盟緊固件反傾銷措施案執行之訴專家組報告,裁決歐盟執行世貿裁決的措施依然違反世貿規則,中方勝訴。本案對中方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歐盟對中國輸歐緊固件采取反傾銷措施,影響中國對歐出口9億美元、200多家企業、就業人口數萬人。據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螺絲、螺母和螺栓等碳鋼緊固件生產國,歐盟是這些產品的主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