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6月一度企穩,幫助完成了上半年7%的經濟目標,但下半年一開場,經濟指標全線回落,穩增長壓力倍增。
具體指標如下:
7月份出口同比下滑8.3%,為四個月來最大降幅,6月份為增長2.8%。7月份進口同比下降8.1%,為連續第九個月下滑。
7月工業增加值遠不如預期,增速回落至 6%,為金融危機以來第三低的月份。發電量由上月同比增長0.5%轉為同比下跌2.0%。居民收入下滑抑制汽車消費背景下,汽車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上月的7.9%大幅回落至-0.5%。
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前6月的11.4%回落至11.2%,不及市場預期,創2001年以來最低。其中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未見改善,1-7月房地產從4.6%降至4.3%,制造業投資則從9.7%下滑至9.2%,資金來源不足也令基建增速從19.1%的高位滑落至18.2%。
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10.5%,略低于預期的10.6%,其中必需品消費有所改善,可選品消費整體偏弱,新興消費和網上消費繼續高增長。
7月房地產銷售額與銷售同比增速繼續保持33.4%和18.9%的高位,較上月略有回升。然而房地產投資卻出現放緩,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值2.9%。投資回落主要受到位資金不足限制,7月房地產投資資金來源同比增速放緩3.8個百分點至2.8%,其中國內貸款同比由增長9.2%大幅轉為下跌7.4%。
7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延續了逾三年來的下降勢頭,當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創下近六年來最大同比降幅。
7月金融統計數據中社會融資規模環比大降61%,但M2和新增人民幣信貸遠超預期,央行解讀認為M2的大增原因之一是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導致金融機構貸款大增。
“7月數據顯示近期穩增長政策尚未帶來經濟企穩,經濟下行已經威脅到就業穩定,并顯著增加了區域性金融風險。”光大證券宏觀分析師徐高認為。
有分析師提到,最近人民幣大幅貶值對經濟有正面刺激作用,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稱:
此前,中國對歐洲日本出口壓力增大,人民幣適度貶值對出口有一定好處;同時,人民幣貶值可以應對中國消費外流的問題。
但也有人認為,貶值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中金債券分析團隊稱:
考慮出口增長與全球的需求有關,不但憑自身的匯率決定(比如日本在2013年明顯貶值后,其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速相比于中國出口增速并無明顯改善),因此對貨物出口的刺激作用可能也較為有限。
路透援引申銀萬國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除了匯率貶值,還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降低資金成本,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否則下半年7%增速難保。
他預計下半年會繼續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推動PPP模式引導民間投資;加強政策性銀行“第二財政”的作用支持信用擴大。貨幣政策方面,預計將以對沖性的降準和結構性寬松政策為主,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定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