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本周四數據顯示,中國9月M2增速13.1%,符合預期,略低于前值,但仍維持年內高增長勢頭。社會融資增量1.3萬億元人民幣,新增人民幣貸款1.1萬億元,雙雙超過預期及前值,后者更是創下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記錄,名義上顯示銀行系統對實體經濟發放貸款繼續增加。
分析師認為本次數據的主要特點如下:
本次金融數據總體處于高位運行,房地產市場銷售回暖帶來的居民房貸需求,以及基建投資加速對此功不可沒。
此外,貸款結構改善明顯,從結構看,前三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5.3%,同比高14.2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則創2010年以來同期新高。
股票市場逐步企穩、債券發行規模猛增,金融行業仍有望對經濟增長構成正向拉動。
不過,鑒于實體經濟需求仍薄弱,未來財政仍需發力寬松,年內甚至還有一次降息的可能。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中國9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500億元,創有紀錄來同期(9月)最高,預期9000億元,前值8096億元。
中國9月社會融資規模13000億元,預期12000億元,前值10800億元修正為10823億元。
M2貨幣供應同比13.1%,預期13.1%,前值13.3%。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本次數據稱信貸條件有所改善,但需求仍薄弱,財政寬松應繼續發力:
新增貸款超預期錄得1.05萬億元,住戶和企業部門貸款均較上月明顯改善,且高于近兩年同期均值。房地產市場銷售回暖以及基建投資加速對此功不可沒。受益于貸款走強,貨幣寬松顯現等因素,M2增速保持13.1%。本次數據反應信貸條件有所改善,但鑒于經濟需求依然薄弱,貨幣財政寬松仍應繼續發力。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李劉陽認為房貸對信貸數據的支撐較大,企業需求變化不大,年內可能降息一次:
一般來說,9月信貸規模會較8月放量,但這次放的有點多。據我們計算,以居民房貸為主的需求支撐作用還是挺大的。企業方面,實際需求和前期變化不大,仍屬于正常水平。而M2和社會融資整體和預期差距不大。
從官方對三季度經濟數據的表態來看,情況依舊不樂觀。CPI壓力不大,我們認為年底前還是有降息一次的可能,以穩定經濟。至于降準,則要看市場對流動性的需求,或者說央行是否需要通過降準,來釋放一個持續寬松的信號。
華創宏觀分析師鐘正生、周笑雯認為舊口徑新增貸款大幅高于往年,貸款結構改善明顯,中長期貸款則創2010年以來同期新高。此外股票市場逐步企穩、債券發行規模猛增,金融行業仍有望對經濟增長構成正向拉動:
9月開工旺季,社融環比多增符合季節規律,但增幅遠超市場預期。表內人民幣貸款、表外委托貸款及直接融資中的債券發行放量,是推高本月社融的主要原因。
“外幣貸款”負增長0.23億元,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企業融資行為影響明顯。
股票融資連續三個月縮量,但新增企業債融資0.37萬億創歷史新高,發行門檻降低和發行利率下移背景下,債券發行熱情高漲。
穩增長措施發力,企業中長期貸款改善。繼7、8兩月連續地量后,9月新增中長期企業貸款0.36萬億,創2010年以來同期新高,環比多增0.23萬億。結合我們8月底的草根調研及三季度信貸官調查情況看,盡管不良仍在攀升、惜貸情緒仍存,但銀行對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參與熱情較高。一旦項目資本金到位,后續配套貸款有望迅速跟上,從而反映為中長期貸款投放速度加快。
M2增速小幅回落,存款考核新規降低季末波動。9月人民幣存款下降0.32萬億創年內新低,其中非銀金融機構存款下降0.98萬億為歷史新低。新增居民存款0.76萬億低于往年均值,存款考核方法調整后季末存款波動降低。
興業銀行、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最近融資速度的加快,主要與兩大因素有關:
一是,此前三個月財政資金投放速度加快,從而帶動項目資本金到位加速;二是,國務院在9月初下調了項目資本金,使得等量財政資金可以撬動更多項目上馬。
資本金和杠桿的同時提高,共同帶動了信貸投放和發債的加快。
判斷四季度GDP同比將出現回升。由此將降低繼續降息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考慮到外匯占款已周期性見頂,降準早就該做更多,以便穩定市場的流動性預期,同時推動資金成本和融資成本下降。在降準通道中,應搭配使用正、逆回購,以做到流動性的平穩釋放和錨定貨幣市場關鍵期限利率。
中國央行社會社會融資統計報告如下:
初步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5786億元。其中:
前三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99萬億元,同比多增1.35萬億元;
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2660億元,同比少增5044億元;
委托貸款增加1.01萬億元,同比少增5466億元;
信托貸款增加566億元,同比少增3036億元;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5871億元,同比少增7063億元;
企業債券凈融資1.85萬億元,同比少550億元;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383億元,同比多2350億元。
2015年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30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172億元和2145億元。
從結構看,前三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75.3%,同比高14.2個百分點;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占比-2.2%,同比低4.1個百分點;委托貸款占比8.4%,同比低4.0個百分點;信托貸款占比0.5%,同比低2.4個百分點;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占比-4.9%,同比低5.9個百分點;企業債券占比15.5%,同比高0.3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占比4.5%,同比高2.1個百分點。
注1:社會融資規模是指實體經濟(境內非金融企業和住戶,下同)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其中,增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獲得的資金額,存量指標是指一定時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獲得的資金余額。
注2: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來源于人民銀行、發改委、證監會、保監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和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門。
注3: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本外幣貸款是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人民幣和外幣貸款,不包含銀行業金融機構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和境外貸款。
注4:2015年1月起,委托貸款統計制度進行了調整,將委托貸款劃分為現金管理項下的委托貸款和一般委托貸款。社會融資規模中的委托貸款只包括由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委托人提供資金,由金融機構(即貸款人或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向境內實體經濟代為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一般委托貸款。
注5:當期數據為初步統計數,當月比上月、比去年同期的數據為可比口徑數據。
中國央行具體金融統計報告如下:
一、廣義貨幣增長13.1%,狹義貨幣增長11.4%
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5.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1%,增速比上月末低0.2個百分點,比去年末高0.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6.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高2.1個和8.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10萬億元,同比增長3.7%。2015年前三季度凈投放現金763億元。
二、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90萬億元,外幣貸款增加38億美元
9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97.76萬億元,同比增長14.5%。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92.13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末高1.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90萬億元,同比多增2.34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3.00萬億元,同比多增346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75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3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5.98萬億元,同比多增958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91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40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8029億元。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5萬億元,同比多增1443億元。
9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843億美元,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外幣貸款增加38億美元,同比少增955億美元。當月外幣貸款減少505億美元,同比多減261億美元。
三、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3.00萬億元,外幣存款增加417億美元
9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137.88萬億元,同比增長12.4%。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33.73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去年末高0.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3.00萬億元,同比多增1.93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9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2.74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71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3.95萬億元。當月人民幣存款減少3192億元,同比少增4641億元。
9月末,外幣存款余額6522億美元,同比增長2.4%。前三季度外幣存款增加417億美元,同比少增946億美元。當月外幣存款減少152億美元,同比少減35億美元。
四、9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2.05%,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2.01%
2015年前三季度,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400.51萬億元,日均成交2.14萬億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長88.8%。其中,同業拆借、現券和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分別同比增長54.2%、103.2%和91.3%。
9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05%,比上月高0.26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92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01%,比上月高0.2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92個百分點。
五、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51萬億美元
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51萬億美元。9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3613元人民幣。
六、前三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5.46萬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1.56萬億元。
2015年前三季度,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累計發生4.87萬億元、5903億元、4993億元、1.06萬億元。
注1:當期數據為初步數。
注2:2011年10月起,貨幣供應量已包括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注3:自2014年8月份開始,轉口貿易被調整到貨物貿易進行統計,貨物貿易金額擴大,服務貿易金額相應減少。
注4:本月M2同比增速根據可比口徑計算。
注5:自2015年起,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存款含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放款項,人民幣、外幣和本外幣貸款含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