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行數據,中國12月外匯儲備3.33萬億美元,降至逾三年新低。預期3.415萬億美元,前值3.4383萬億美元。12月外儲大降1079億美元,創史上最大降幅。
2015年,中國外匯儲備下降5127億美元。外匯儲備結束連續多年增加的局面。2014年6月末,外匯儲備曾創歷史新高,達到39932億美元。
自8月11日中國央行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后,人民幣連續暴跌。為遏制快速貶值預期,央行或動用外匯儲備干預市場。
不過,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顯示央行可能對其貶值更為寬容。據彭博報道,鑒于中國已為人民幣贏得了IMF儲備貨幣地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隨著中國將重點轉向經濟,中國正在默許人民幣貶值。
華僑銀行駐新加坡分析師謝棟銘向彭博表示,12月外匯儲備降幅超出預期,顯示中國資本外流壓力再次惡化。
他表示,美元指數在12月小幅貶值,預計稍后公布的外匯占款也會大幅下滑。外匯儲備降幅超預期會加劇市場對人民幣悲觀情緒,但是本周人民幣貶值壓力已經部分釋放。估計目前人民幣指數已經回到100附近,接下來應關注人民幣指數來判斷美元/人民幣走勢降準預期上升,1月底之前降準可能性很大,估計約降低50點降準有助對沖資本外流對中國境內流動性的負面影響,幫助緩解最近A股下挫的市場恐慌避險情緒。
招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外儲的巨額下降可能與資本外流規模加大有關。12月份美元偏弱,非美貨幣普遍反彈,故外儲不應存在顯著的匯率估值損失。
他指出,同時,12月央行干預人民幣匯率的力度有所減弱,對外儲的主動消耗應低于前幾個月結合上亮點,超預期的降幅可能對應著資本外流規模加大,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當局會暫停部分外資行的跨境業務外儲超預期下降會令市場看貶人民幣的預期升溫,也會令市場猜測,央行后續干預匯率難以保持足夠的力度和節奏。這可能不利于穩定匯率,資本外流壓力恐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