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國內重卡銷量為36872輛,同比下降8%。其中,一汽重卡銷量為7526輛,同比增長72%,超過東風(7478輛),躍升行業銷量第一。
一汽集團超東風
業內人士都知道,一汽集團不做重卡老大已經很多年了。要知道,就在去年的1月,一汽集團的銷量連東風的一半都不到。
今年1月,一汽集團銷售重卡7526輛,東風公司的銷量為7478輛。而就在去年1月,一汽的銷量是4372輛,東風公司的銷量是9770輛,一汽銷量只有東風的四成半!
如果非要劃個時間點的話,去年6月開始,一汽和東風的總經理換防或許是個重要節點。一汽集團總經理變動后的幾個月時間里,一汽集團管理層大變動,接著,一汽解放,包括一汽的研發中心開始了一系列調整。從10月開始,一汽解放開始強勢上升。
年會早晚有重要影響
說完“解放升第一”這件大事,再來看一下1月份榜單上的其他企業。
1月重卡榜單的前四家企業,恰好都是在去年12月召開年會的四家企業。這其實也很好理解,重卡企業如果去年12月已經開完年會,一切 政策落地,1月經銷商就可以甩開膀子賣車了。而如果1月,企業和經銷商都在準備開會,商務政策也不明朗的話,那么1月自然銷量就會受到影響。
1月陜汽銷量為4929輛,增長17.27%。這樣的業績與陜汽動手早,早做準備直接相關。相對應,福田戴姆勒1月銷量為4846輛,銷量下滑9.81%,這與其2016年1月才開年會,也有一些直接關系。
上面的銷量表里沒有東風柳汽。不過,東風柳汽這個企業現在已經和東風商用車公司是兩個企業,已無隸屬關系,但銷量統計都算在東風集團的口徑里。東風 柳汽1月的銷量是2100輛,同比增長14%,也是少有的正增長的企業之一。如果單獨計算東風柳汽的排位,那么在排行榜上應該為第七,排在第六名江淮重卡 1月份2323輛的銷量之后。1月,江淮重卡同比下降近三成(29.50%),這一降幅多少還是有些意外。
另外,大運重卡銷量為1126輛,同比增長2成,依然保持了很好的上升態勢。
在2016年1月銷量排行前十的重卡企業中,華菱同比降幅最大,達到64.50%(銷量為545輛)。原來,1月份,華菱“要求經銷商回款,不回款的話,不排產也不發車”,此舉無異于華菱“為了進步,先退后一步”。
1月雖然有很多偶然因素影響,比如,消化庫存、年會影響等,但是,還是能反映出企業的一些狀態。就在近日,方得網在盤點春節期間的微信表現時,發現1月增長率(不是銷量)高的重卡,春節期間的微信表現都名列前茅。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眼看3月的重卡銷售高峰期就要到來了,各重卡企業,狀態調整好了嗎?(方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