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期貨日報2月25日報道,近期,滬膠反彈勢頭延續,不過,由金融屬性帶來的普漲行情正在消退,而由供需面和資金面“接棒”推動的滬膠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紅包行情漸入尾聲,金融屬性轉淡
上周末,房地產市場稅費下調為商品市場送來了紅包行情,包括螺紋鋼、鐵礦石、玻璃、PP在內的多個品種受益,工業板塊集體翻紅上揚,滬膠主力合約也借勢突破去年12月下旬的階段高點。不過,在熊市格局中,利好消息的效用總是快速衰減的,周二紅包行情已顯現漸入尾聲的態勢。由于此次房地產政策與橡膠基本面的直接關聯度并不大,預計后市橡膠自身的供需格局和市場情緒將重新主導膠價的走勢和節奏。
重卡顯現觸底跡象,行業有望回暖
1月,國內重卡銷售3.7萬輛,同比下降8%。雖然受到國內經濟整體景氣度不佳和投資放緩的影響,重卡數據依然是負增長,但是已有所改善。首先,1月的降幅較去年12月大幅收縮了10個百分點。其次,月度降幅逐季減少。2015年一季度重卡銷量的月均增速為-34%,二季度上升至-30%,三、四季度更是連續抬升至-24%、-16%,而2016年1月銷量降幅已收縮到個位數。因此,當前重卡市場的銷售情況較2015年并沒有繼續惡化,或在構筑衰退周期的底部。
此外,從重卡需求來說,還存在采購量增長的預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還有一個多月東部11個省市就要全面實施“國家第五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而明年1月之前重型柴油車均須符合國五標準。參考國四標準推進的過程,重卡市場有望再次迎來采購需求的增長,或有助于重卡市場階段性步出底部,行業銷售有望回暖。
供應淡季來臨,進口壓力減弱
繼國內產區全面停割之后,東南亞也自北向南進入橡膠落葉期,尤其是種植密度最大和產量最集中的泰國南部,預計在3月初將全面停割,而三季度之前新膠供應都會偏緊。加上泰國10萬噸收儲和三大產膠國的出口限制計劃,預計今年停割期內的供應將更加清淡。
去年7—11月,我國橡膠進口量較歷史同期大幅增長44%,這與該時段處于產膠旺季和人民幣出現劇烈貶值均有一定關系。而近兩個月進口增速明顯放緩,1月天然橡膠進口量為22萬噸,環比降26%,同比略增2.4%。在產出低谷期即將到來的背景下,若人民幣匯率繼續平穩,則進口壓力會減輕。
期現價差收縮,多空呈對壘之勢
觀察春節后的橡膠期現價格(現貨以泰國3號煙片膠為標的),期貨引領現貨并先于現貨上漲,出現了階段性的價差收縮。期現套利出現利潤空間,或吸引產業空頭再次布局。但是從持倉數據來看,多頭并未認輸,多空對壘之勢出現。春節后,前20名主力多頭席位的增倉幅度整體大于空頭,而上周四以來,主力多空在5月、9月兩個合約上的增倉幅度極為接近。總體來看,主力多空持倉比值自0.75上升至0.77,在空頭長期占據主動的滬膠合約中,多頭的主動性開始增強,資金情緒偏空的情況有所改變。
從技術形態來看,向上突破已經確立,可考慮逢回調背靠5、10日均線布局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