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28個國家及地區公布了2月制造業PMI,其中,20個國家/地區的制造業較上月惡化,7個國家/地區較上月改善,1個國家持平。摩根大通經濟學家稱,全球工業處于脆弱態勢,如果未來制造業想避免萎縮,那么市場環境需要在短期有所改善。
全球已經有28個國家及地區公布了2月制造業PMI情況。其中,有20個國家及地區的制造業較上月有所惡化,7個國家及地區較上月有所改善,印度與上月持平。這意味著,有七成國家及地區的制造業PMI在下滑,經濟狀況令人擔憂。
有21個國家/地區的制造業大于50,表明仍處擴張態勢,有7個國家/地區的制造業小于50,表明處于收縮態勢。其中,希臘制造業PMI從上月的50關口跌至萎縮,中國臺灣自1月的擴張跌至萎縮。
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下降至50,為2012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摩根大通主管David Hensley表示,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指數在2月依然萎靡、出現下滑,進一步表明新年伊始,全球工業處于脆弱態勢。新增企業和生產增幅有限,國際貿易持續惡化。如果未來全球制造業想避開萎縮的格局,那么市場環境需要在短期有所改善。
中國經濟最為值得關注。中國公布的2月制造業PMI數據低迷。中國2月官方制造業PMI 49.0,創2011年11月以來新低,且連續第七個月低于榮枯線,預期為49.4,1月為49.4。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解讀稱,受春節假日影響,部分企業停工減產,制造業生產和市場需求均有所回落。同日公布的財新制造業數據顯示,中國2月財新制造業PMI 48.0,為五個月來最低,連續12個月低于榮枯分界線,預期48.4,前值48.4。
相比之下,美國制造業出現了改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數據顯示,美國2月ISM制造業指數49.5,高于預期的48.5,亦高于1月的48.2。ISM制造業指數繼1月之后再度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