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出口大跌遠超預期,按美元計同比創2009年5月以來近七年最大降幅,同時也是史上第三大降幅。不過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企穩,進口降幅收窄。貿易順差大幅下降,創11個月來新低。
分析師稱,外需持續萎靡仍是出口下滑的主因,對主要市場出口均下滑明顯。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未提及外貿增速目標。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按美元計
中國2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計)-25.4%,預期-14.5%,前值-11.2%。
中國2月進口同比(按美元計)-13.8%,預期-12%,前值-18.8%。
中國2月貿易順差為325.9億美元,預期510億美元,前值632.9億美元。
按人民幣計:
中國2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幣計)-20.6%,預期-11.3%,前值-6.6%。
中國2月進口同比(按人民幣計)-8.0%,預期-11.7%,前值-14.4%。
中國2月貿易順差為2095億元,預期3410億元,前值4062億元。
1-2月(美元計)出口同比下降17.8%,進口同比下降16.7%;
1-2月(人民幣計)出口同比下降13.1%、進口同比下降11.8%,貿易順差6159億元,收窄15.9%。
彭博在數據發布前對30位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在他們看來,中國出口不斷下滑,再加上央行維穩匯率,人民幣貶值空間有限,讓中國出口的困境更加嚴重。
德國商業銀行周浩和花旗集團均表示,因中國2月出口跌幅大于預估,貿易順差大降,人民幣近期走勢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認為,外需持續萎靡仍是出口下滑的主因。
超預期下跌25.4%,為經濟危機后單月最大跌幅。除了去年高基數效應之外,外需持續萎靡仍是出口下滑的主因。前兩個月數據結合來看出口仍同比大降,降幅深于去年末。對主要市場出口均下滑明顯,對東盟國家下滑尤甚。
進口降幅較上月略有收窄,但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企穩所致,內需疲軟依舊。
中泰宏觀羅文波、盛旭表,出口在年內難現樂觀。
我國對各主要經濟體出口均現回落,顯示外需疲軟仍然是出口疲軟的最主要因素。此外2015年2月出口的高基數亦成為拉低出口表現的原因之一。
長期看,2月出口增速下滑導致貿易順差縮窄或非偶然,而將成為長期趨勢。
進口高于預期,原因在于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對通縮預期形成重構,而國內產能去化政策雖然沒有帶來強勁的需求回升, 但足以改變企業的庫存行為,即由去庫存轉向補庫存周期的開啟,預計進口將形成1-2個季度的景氣度相對回升,而出口在年內難現樂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海關數據顯示,按美元計1-2月累計,中國內地對香港出口同比下降13.1%,但進口大增78%。
上月中國整體進口同比下跌18.8%之際,大陸自香港進口量逆勢激增108%。去年12月,自香港進口同比大增64.5%的數據也引起了一番關于“虛假貿易”的討論。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以區間形式設置經濟增長目標,但未提及提外貿增速目標。李克強總理表示,16年進出口目標為“回穩向好”,但未給出具體目標數字。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提出,全年進出口增速在6%左右,但受到國際經濟低迷、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等因素影響,去年實際進出口總額萎縮了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
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明明團隊認為,從強調外貿轉向更多依賴內部經濟活力,進一步表明內部經濟的結構調整和均衡將是16年政府關注的重點目標。
高盛高華首席經濟學家宋宇表示,政府可能認識到外貿增速并不是他們能夠并應該控制的事情。
據海關總署,前2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有所提升。前2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87萬億元,下降12.8%,占我外貿總值的56.5%。其中出口1.12萬億元,下降12.6%,占出口總值的56.8%,較去年同期提升0.3個百分點;進口7532.7億元,下降13.2%,占進口總值的55.9%;一般貿易項下順差3630億元,收窄11.3%。
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9788.1億元,下降15.3%,占我外貿總值的29.6%,比去年同期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297.3億元,下降15.9%,占出口總值的32.1%;進口3490.8億元,下降14.4%,占進口總值的25.9%;加工貿易項下順差2806.5億元,收窄17.7%。
此外,我國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出口3401.3億元,下降3%,占我外貿總值的10.3%。其中出口1268.5億元,下降5.3%,占出口總值的6.5%;進口2132.8億元,下降1.6%,占進口總值的15.8%。
二、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下降。前2個月,歐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貿易總值5160.6億元,下降9.7%,占我外貿總值的15.6%。其中,我對歐盟出口3368.4億元,下降10.7%;自歐盟進口1792.2億元,下降7.7%;對歐貿易順差1576.2億元,收窄13.9%。美國為我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總值為4711.4億元,下降12.2%,占我外貿總值的14.2%。其中,我對美國出口3526億元,下降10.9%;自美國進口1185.4億元,下降15.8%;對美貿易順差2340.6億元,收窄8.2%。
前2個月,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987.3億元,下降14.9%,占我外貿總值的12%。其中,我對東盟出口2384.4億元,下降20.4%;自東盟進口1602.9億元,下降5%;對東盟貿易順差781.5億元,收窄40.3%。日本為我國第五大貿易伙伴,中日貿易總值為2456.8億元,下降6.7%,占我外貿總值的7.4%。其中,對日本出口1282.4億元,下降7.3%;自日本進口1174.4億元,下降6.2%;對日貿易順差108億元,收窄17.8%。。
三、民營企業進出口比重提升。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29萬億元,下降7.3%,占我外貿總值的38.8%,較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282.4億元,下降10.2%,占出口總值的47.3%;進口3579億元,增長1.2%,占進口總值的26.6%。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5萬億元,下降13.7%,占我外貿總值的45.3%。其中,出口8274.1億元,下降14.7%,占出口總值的42.1%;進口6710.5億元,下降12.5%,占進口總值的49.8%。
此外,國有企業進出口5131.9億元,下降21.4%,占我外貿總值的15.5%。其中,出口2072.3億元,下降18.7%,占出口總值的10.6%;進口3059.6億元,下降23%,占進口總值的22.7%。
四、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前2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1.11萬億元,下降12.2%,占出口總值的56.6%。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4873億元,下降7.2%;機械設備3225.2億元,下降12.6%。同期,服裝出口1570.5億元,下降11.8%;紡織品1005.3億元,下降9.3%;鞋類520.8億元,下降17.3%;家具517.9億元,下降17.8%;塑料制品349.5億元,下降11%;箱包256.3億元,下降14.7%;玩具127.6億元,增長3.5%;上述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4347.9億元,下降12.4%,占出口總值的22.1%。此外,肥料出口383萬噸,減少28.8%;鋼材1785萬噸,減少1.3%;汽車9萬輛,減少33.5%。
五、鐵礦砂、原油、成品油和銅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煤、鋼材等進口量減少,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