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外匯儲備意外增加134億美元,為2015年4月來最大月度漲幅,好于分析師的預期。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外匯儲備增加134.26億美元至32051.6億美元,預期減少247億美元,5月為環比減少279.6億美元。SDR外儲同樣有所上升。中國6月外匯儲備22912.93億SDR,前值22751.33億SDR。
對于本次的外儲數據,民生宏觀指出,外儲與結售匯基本面穩定。外儲連續兩個月增加后掉頭下降一個月再度回到增加(3月102億美元、4月70億、5月-279億、6月135億),退歐沖擊及后續不確定性會使得人民幣短期內有一定貶值壓力,但結售匯、貶值預期、進出口結售匯率等中微觀基本面并未跟隨惡化,情緒穩定,考慮到匯率兩條腿走路的新邏輯,本輪貶值壓力可控,央行應對更為從容。貶值只是“數據上的”,“基本面”相關數據及情緒并未惡化。
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表示,外匯儲備數據表明,中國有大量日元資產風險敞口;由于英國退歐導致資金流動尋求避險,日元在上個月上升7.3%。估計日元資產占中國外匯儲備的10%左右。
招商宏觀表示,五大原因令6月外儲上升:①外匯市場和匯率的自發調整作用顯現,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必要性降低;②從一些領先指標看,英國脫歐黑天鵝事件對國內外匯市場的沖擊尚未充分體現;③境外長期機構投資者可能出于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要進入外匯市場購入了人民幣,帶來外儲增加;④匯率計值因素貢獻100億美元左右;⑤儲備投資收益帶來外儲增加。外匯儲備大部分是債券投資,過去經驗來看,半年末、年末可能會有一部分投資收入。
民生宏觀指出,此次貶值與去年811和今年春年兩次貶值的最大不同在于,基本面并未同步惡化。從結售匯來看,結售匯差額持續縮窄:5月銀行結匯明顯上升體現私人部門持匯等漲的情緒有所緩解,結售匯差額縮窄,出口結匯率與進口售匯率背離縮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