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公布的10月份金融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顯示,受當月財政存款大幅增加,以及新增貸款較上月明顯放緩從而導致派生存款增速回落的影響,10月份廣義貨幣(M2)增速再度下滑至8.8%。與此同時,當月新增貸款中居民短期貸款降幅明顯,這或與監管部門嚴查消費貸有關。
10月份貸款增量6632億元,同比僅多增119億元,與9月1.27萬億元的新增規模相比更是幾近腰斬。不過,盡管10月新增貸款環比下滑明顯,但仍在市場預期之內。這一方面是因為10月新增貸款屬于季節性走低,另一方面則是臨近年末銀行信貸投放額度趨緊,銀行放緩資產投放步伐。
“6632億元的增量仍好于去年,臨近年末銀行信貸額度趨緊,四季度信貸增長降溫屬于正常,特別是進入11月后,銀行會逐步放緩信貸投放的步伐。一方面是年底各項額度趨緊,另一方面是為明年開門紅做儲備。因此預計年末金融數據難有超預期表現。”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總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稱。
從貸款結構看,票據融資再度小幅負增長,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仍在36%的歷史高位。隨著房地產銷售的下滑,以及銀行按揭貸款額度受限,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規模和增速回落。數據顯示,10月新增居民中長期貸款3710億元,環比減少超1000億元,是今年以來的最低點。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受監管部門嚴控消費貸的影響,當月新增居民短期貸款下滑明顯,從9月的2537億元下滑至791億元,降幅近七成。相比之下,2017年3月以來,新增居民短期貸款均值在2100億元左右。
當月新增貸款的走低也導致M2增速下滑,并再創新低。綜合分析,新增貸款下滑、金融機構股權和其他投資收縮導致的存款派生減弱,以及財政存款超季節性增長回籠貨幣等因素共同助推M2增速趨弱。
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表示,10月份整體存款增長1.06萬億元,但其中1.05萬億元是財政存款,如果扣除財政存款,銀行體系的存款幾乎沒有增長,這明顯低于歷史同期。
“今年上半年財政支出明顯加快,導致下半年支出增速明顯放緩,相應的,10月財政存款的上升明顯超過季節性因素,使得財政存款的變化不利于流動性和普通存款增長。”陳健恒稱。
此外,10月份M2增速走弱,也與金融機構收縮股權及其他投資導致派生存款減弱有關。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研報稱,今年以來,季末時點金融機構股權及其他投資均出現收縮,這可能與金融機構為應對季末宏觀審慎管理體系(MPA)考核調整業務有關。9月金融機構股權及其他投資規模較8月大幅減少5025億元,可能對10月貨幣派生產生負面影響。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臨近年末,受信貸投放額度趨緊影響,預計11月、12月新增信貸規模仍會偏弱。至于央行的貨幣政策,大概率仍會保持穩健中性的總基調,流動性維持不松不緊。
“四季度經濟難以顯著走弱,宏觀基本面變化并不會超預期。目前看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流動性中性適度,預計監管政策快速落地的風險不高,中國跟隨12月美聯儲加息調整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也較低。”陳健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