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3月19日),日本央行公布3月8-9日政策會議意見摘要。摘要稱,繼續實施QE直到實現2%的通脹目標至關重要;2%的通脹目標仍遠未達到,日本央行不應考慮貨幣政策正常化。
摘要稱,通脹動能在促使很快實現2%通脹目標上不夠強勁,如果存在推遲實現物價目標的風險,將需要額外的寬松,不過日本央行需要就貨幣正常化與貨幣收緊之間的不同作出解釋。
摘要還稱,如果日元繼續升值且股市繼續下滑,那么資本支出和消費將受限,這將拖累實現通脹目標的腳步。
摘要公布后,美元兌日元小幅下挫。截至北京時間7點55分,美元兌日元下跌0.04%,報105.97。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3月9日,日本央行以8:1的投票比決定維持利率在-0.1%不變,維持CPI和通脹預期評估不變,保持10年期收益率曲線在0%左右,資產購買計劃不變,符合一致預期。另外,此次利率決議顯示家庭支出出現反彈,日本工資增長數據仍然低迷。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議會提名確認聽證會上明確表示,在通脹率仍遠低于2%目標水平的情況下,將暫時保持“強有力的貨幣寬松政策”。
他還稱,由于通脹仍遠低于日本央行2%的目標,目前討論退出戰略的時機和詳情還太早。不過如果經濟失去達成物價目標的動能,當然會考慮進一步放松政策。
黑田東彥在國會作證時也明確表示,在通脹目標達成前不會縮小寬松規模。就何時退出寬松,他表示在2019年前后達成2%通脹目標的情況下再行討論,而不是目標達成后馬上退出寬松。另外,他以“會引發市場混亂”為由,拒絕明確回答退出寬松的具體政策措施。
他還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鋼鋁進口加征關稅的舉措給本國及全球經濟帶來風險,加劇了對全球貿易戰的擔憂,加上日元強勁,這些都使日本經濟前景籠罩陰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日本國會通過了政府提交的央行人事任命案,同意現任行長黑田東彥留任。分析人士預計,這一任命意味著日本央行將延續當前的超寬松貨幣政策,以實現2%的通脹目標。
退出寬松仍很艱辛
自2018年以來,日元升值一直是日本央行貨幣政策難以正常化的原因之一。此外,即便日本經濟正處于28年來最長的增長期,但通脹率仍低于2%,這也使得日本央行難以撤出刺激舉措。
面對這樣的情況,黑田東彥在其4月開始的第二個任期將是任重道遠。在此期間,如何從超乎常規的大規模貨幣寬松中走出來使金融政策正常化,同時保證日本經濟和金融市場不出現大的混亂,是考驗他本人和日本央行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