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日表示,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其加征關稅的威脅,中美貿易談判中做出的所有承諾都會被撤回。
與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國代表團進行會談后,中國就中美經貿磋商發表聲明稱,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于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此前,羅斯稱,與中國副總理劉鶴進行的會談是“友好和坦誠的,會談涉及一些具體出口商品類別的話題。”同時,談判人員把精力集中在減少美國逆差的技術性步驟上。
特朗普上周重啟對5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關稅的計劃,稱對進口中國商品征稅的最終清單將于6月15日前發布,關稅將在“此后不久”施行。
中國對此予以回擊,稱其損害了美國的信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在國際關系中,每一次變臉和出爾反爾都是對自己國家信譽的又一次損耗和揮霍。“如果美方執意任性妄為,中方必將采取堅決有力措施維護自身正當利益。”
“中國擔心美國的不可預測性,尤其是在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翻臉之后,”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駐北京的分析師蓋新哲表示。“特朗普需要釋放更多善意,以換取真正有成效的磋商。虛張聲勢、威脅和任性而為在商業談判中可能會有用,但在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中可能會適得其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評論稱,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這是中方的“紅線”。
在北京出訪兩天的美國代表團包括能源和農業專家,反映了美國增加天然氣和食品出口的意愿。根據中國的聲明,雙方就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的共識,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了良好溝通,取得了積極的、具體的進展,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何偉文分析稱,此次羅斯帶隊,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沒來。這意味著美方將基本集中在談具體項目上,即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磋商達成的共識,討論后續項目落地,可能會有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