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向特朗普提交有關對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稅的“232調查”報告已一月有余。然而,該報告的核心內容,不僅心急如焚的歐盟和日本看不到,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核心成員也看不到。其中到底有何隱情?
據報道,目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白宮高級經濟顧問等都在反對汽車稅,并對其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發出警告。同時,此舉也可能令說服國會批準美墨加貿易協議(USMCA)的努力付諸東流。
按照日程,特朗普要在美國商務部提交報告90天后,即5月中旬之前做出決定。不過,一些緊張的官員已經開始討論尋找推遲決定的方法,最終結果出臺可能還要延期數月。
數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律師均表示,美國總統在開征該關稅方面權力很大,可不理國會等建議,自行定奪。
在“秘而不宣”問題上,偉凱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律師林斯康(ScottS.Lincicom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解釋道,雖然美國法規中對于報告呈交的270天截止日期十分明確,但報告必須實際發布的時限卻很模糊,且并無截止日期。
同時,美國總統在收到該報告之后的90天內可以表態是否贊同報告的調查結果,但表態時間也可以再延期180天。
無人喝彩的汽車稅
2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已如期把“232調查”的報告提交給特朗普,但在做出決定之前,特朗普政府選擇暫不公布該報告的具體建議。
此次保密十分徹底,雖然美國商務部在內部吹風中強烈暗示了該報告包含允許特朗普征收關稅的國家安全調查結果,并表示已提供了幾種選擇,但并未透露該報告的合理根據,也未對這些選擇進行詳細說明。
一些共和黨人對政府拒絕披露報告細節感到失望。據稱,上個月向特朗普提交報告的商務部長羅斯(WilburRoss)已無視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艾奧瓦州共和黨人士格拉斯利(ChuckGrassley)提出的多份要求知曉內情的請求。
林斯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據業內人士稱,該報告經過多次修訂和機構間審查,發現了國家安全威脅,并為美國總統提出了三種不同建議:第一,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進行一攬子征稅,關稅從20%到25%不等;第二,收窄征稅范圍,僅對自動化、電動等汽車技術進行征稅;第三,介于前兩個項目之間的中間路線。
據報道,兩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萊特希澤雖然常常與特朗普更有保護主義傾向的顧問們站在一邊,但他私下也對實施汽車關稅表示擔憂。
“大家對施加這些關稅缺乏熱情。”一位政府高級官員這樣描述總統顧問們的觀點。
與此同時,萊特希澤和特朗普的其他高級助手擔心,汽車關稅會抹殺他們與兩黨立法者建立起的好感,因為他們正在試圖說服他們通過USMCA,而白宮官員認為,USMCA的成功是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的關鍵加分項。
與此同時,如真開征汽車稅,這一決定將激化白宮同國會之間的矛盾。目前最少有兩名參議院共和黨參議員已經提出立法,限制美國總統征收關稅的權力。
其中,俄亥俄州參議員波特曼(RobPortman)提出要求國防部而非商務部來對行業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得出結論,以證明征收關稅是合理的,并允許國會否決任何涉及232的條款。
賓夕法尼亞州參議員圖米(PatToomey)的提案更進一步,要求總統施加進口關稅計劃需得到國會批準方可生效。
上述共和黨人懷疑,美國商務部正在倒推其報告以適應總統的政策偏好,而國家安全威脅也許是不存在的。他們指出,國防部的調查結果就顯示,鋼鋁進口并沒有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在2017年實施鋼鋁關稅時,國防部表示這不是國家安全威脅。”波特曼在參議院提出提案時說,“國防部備忘錄顯示,我們有足夠的鋼鐵生產來滿足我們的軍事需求。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美國政府對這一信息的秘而不宣讓業界也感到沮喪。
“這是一項重大的政策決定,會對這一直接和間接雇用了1000萬美國人的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如果事實上這份報告是對辛勤工作的美國人進行征稅的秘密計劃,我們理應了解它。”全球汽車制造集團(GlobalAutomakersGroup)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博澤拉(JohnBozzella)如是說。
“每個汽車制造商都會通過某種方式或形式受到影響。如果你假設我們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然后總統征收25%的廣泛、全面的進口關稅,那么你自然會看到所有這些汽車的價格會增加2000美元到7000美元不等。”汽車制造業主要倡導組織、美國汽車制造商聯盟的聯邦政府事務副總裁托馬斯(JenniferThomas)如此表示。
保密是留存與歐、日談判籌碼?
此前,在得知美國仍有意開征汽車稅后,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表示,德國汽車會威脅到美國的這一想法“令人震驚”。
在白宮內部,反對汽車稅的聲音也在不斷增加,白宮幕僚們認為,汽車稅會激怒美國從亞洲到西歐的親密盟友們。然而,據報道,特朗普的助手稱,特朗普認為僅僅是汽車關稅的威脅就能使他在與歐盟和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發揮影響。而白宮中的關鍵幕僚還私下擔憂,認為走漏過多有關關稅的消息可能會削弱總統的談判態勢。
當被問及推動對歐盟實施汽車關稅的前景時,特朗普在上個月曾表示“這當然是我們會考慮的事情”。
“我們正試圖達成協議,”他說,“與歐盟達成協議很難……我們正和他們談判。如果我們無法達成協議,我們將會施加關稅。”
林斯康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調查報告的發布以及總統采取行動的決定,可能取決于美國與日本、歐盟貿易談判的現狀,談判開始意味著美國會暫停征收任何新的關稅。
而歐盟方面已經多次表示,歐美之間的自貿談判,是建立在停止開征新關稅的基礎之上的。如美方目前做出決定,這將令歐“三零”(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和零補貼)關稅自貿談判被迫中止,且歐盟方面多次表示,若美方執意推行汽車稅,歐盟將以對200億歐元美國產品實施關稅的方式進行還擊。近日歐盟還以官員匿名吹風的方式詳細地解釋了這份報復名單,指出卡特彼勒、新秀麗和施樂(Xerox)公司生產的產品,都在歐盟的報復性關稅清單考量范圍之內。(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