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九個月中國對印尼投資逆勢大增79%
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印度“關上大門”后,中國資本正將目光從印度轉向印尼,推升印尼科技產業吸引的外資在今年上半年大漲了55%。中國駐印尼大使館本月中旬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整體上中國對印尼投資逆勢大幅增長了79%,繼續保持印尼第二大投資來源國地位。
2、IMF敦促歐洲央行擴大資產購買計劃 考慮降息
歐元區明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可能弱于IMF在10月份的預測,IMF表示,歐元區需要額外的刺激措施來促進通脹持續上升。歐洲央行官員們應考慮所有選項,包括再次降息,作為應對經濟前景日益惡化的部分措施。
3、疫情救濟法案“難產” 美國會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美國聯邦政府臨時資金預算即將到期,這意味著美國會必須在12月11日前通過新一輪支出法案,以避免政府部門停擺。然而,即使國會能夠通過新一輪支出法案,總統特朗普簽字通過可能也不容易。此外,美國國會的民主共和兩黨之間已經就第二輪救濟法案展開了近6個月的角力,雙方無法在具體的金額上達成一致。
4、歐佩克成員國尋求就推遲增產達成妥協
歐佩克會議于周一正式展開,成員國商討明年的石油減產規模,討論是否應該在1月份把產量限制維持在當前水平還是如期實施增產計劃,歐佩克輪值主席呼吁在脆弱的市場中保持謹慎。據代表透露,周一電話會議進行兩小時后就有人提議推遲增產三個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提出反對。但代表們稱,最終決定可能要等到周二。
5、11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2.1%
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
6、統計局:本月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均有明顯上升
國家統計局表示,隨著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以及企業生產、采購活動加快,本月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均有明顯上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62.6%和56.5%,分別高于上月3.8和3.3個百分點,均為年內高點。本月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7、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11月30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0年11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5%,較上月上升了6.4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0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8、今年我國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5.5萬家
我國今年第三季度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近2萬家,環比增長18%。今年前三季度共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4萬家,同比增長65%。以工商登記為準,截至11月30日,我國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5.5萬家,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新增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