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銀行:全球經濟衰退程度低于此前預測
世界銀行5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發展中經濟體預計將在2020年收縮2.6%之后,在2021年實現5.0%的增長。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中國經濟將增長7.9%。
2、德國將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政策延長
德國總理默克爾:德國將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政策延長至1月31日。我們的目標是,讓病毒感染率降至50人(/1000人)以下。
3、英國將再次陷入衰退
彭博經濟研究在圣誕節之前所預測的英國雙底衰退幾乎可以肯定會比預期的情況更加嚴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周一宣布了去年3月以來最嚴厲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學校停課。即使一切順利,并且疫苗接種使得封鎖措施可以在2月中旬之前取消,第一季度英國GDP仍可能萎縮4.5%,超過2020年最后一個季度1%的降幅。在經濟遭遇三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后,復蘇也將因此延遲,分析師們表示,2023年之前經濟都不太可能復蘇。
4、東京將再次進入緊急狀態 日本考慮暫時“鎖國”
日本政府正考慮再次針對東京及周邊地區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同時,日本政府還擬叫停目前仍保留的,與11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務人士往來快捷通道。如果這一通道被叫停,也意味著外國人入境日本的渠道將暫時全面中斷。日本將實質上暫時進入“鎖國”狀態。
5、沙特意外宣布自愿減產100萬桶/日
沙特阿拉伯意外宣布將在2、3月份自愿大幅減產,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則保持產量穩定或小幅增產。沙特能源大臣表示,將在未來兩個月自愿減產100萬桶/日。這個減產力度將遠遠抵消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在2、3月份每月合計增產7.5萬桶/日的影響。沙特的減產承諾令全球市場原油供應量將低于交易員預期,紐約原油價格飆升至10個月高位。
6、阿塞拜疆計劃在2021年將石油增產
阿塞拜疆計劃在2021年將石油產量從2020年的3450萬噸增加到3470萬噸,并計劃2022年的石油產量為3596萬噸,2023年石油產量為3701萬噸,2024年石油產量為3752萬噸。
7、多地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
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5日至8日,中東部地區將遭遇大范圍降溫天氣,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下入冬以來新低。其中,北京、大連、濟南等地最低氣溫將低于-15℃,沈陽最低氣溫將跌破-25℃。
8、商務部等12部門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鼓勵有關城市優化限購措施,增加號牌指標投放,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
9、經參頭版評論:貨幣政策短期內幾無理由收緊
當前宏觀政策取向已由“穩增長”轉變為“穩增長與防風險并重”,但是遠未達到收緊貨幣政策的條件。當前全球主要央行均實行大規模的貨幣寬松政策。目前收緊貨幣政策不利于穩增長和防風險。對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應予以適當配合和支持。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金融各方面情況,短期內幾乎沒有理由收緊貨幣政策,而應該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10、2020年重卡銷量預計達162萬輛
據第一商用車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我國重卡市場銷售各類車型約11.4萬輛,環比下降16%,同比增長24%。2020年重卡市場總銷量為162.3萬輛,同比增長38%,凈增長近45萬輛。
11、202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
據交通運輸部消息,2020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350萬標準箱,比2019年增長20萬標箱,再創歷史新高,連續第11年領跑全球。
12、BDI指數上漲至去年10月中以來最高位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二攀升至去年10月中以來最高位,因海岬型和巴拿馬型船運費延續漲勢。波羅的海整體干散貨運價指數上漲44點,或3.2%,至1418點,為2020年10月16日以來最高。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上升91點,或4.5%,至2099點,為逾兩個月高位。海岬型船日均獲利上升752美元,至17408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升58點,或約4.3%,至1422點,為12月17日以來最高水平。巴拿馬型船日均獲利上升529美元,至12801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小跌6點,至102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