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勞工組織警告全球勞動力市場復蘇前景不定
國際勞工組織25日發布報告說,盡管全球勞動力市場出現初步復蘇跡象,復蘇進程仍存在緩慢、不平衡和不確定的風險。報告顯示,全球勞動力市場在2020年遭受重創,與2019年相比全球工作時長減少8.8%,相當于減少2.5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全球勞動收入下降8.3%,相當于損失2019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的4.4%。具體來看,新冠疫情對女性勞動者、青年勞動者影響較大。從行業來看,疫情對住宿和餐飲服務業、零售業和制造業等影響嚴重。
2、商務部研究院:2021年我國外貿有望再創新高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過去的一年,我國外貿頂住了多重壓力,創下數個歷史新高,強勢復蘇的態勢也將為2021年外貿進出口開好局。梁明認為,在技術支持和政策助推之下,外貿業態模式的創新發展還將進一步激發我國外貿的增量空間。
3、聯合國貿發會:去年全球FDI近腰斬
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外國直接投資(FDI)同比大幅度下降42%至8590億美元。UNCTAD在報告中表示,FDI降幅集中在發達國家。2020年流入發達國家的FDI同比下降69%至2290億美元,是過去25年的最低水平,與之相比流入發展中經濟體的FDI下降了12%至6160億美元。
4、拉加德:歐元區復蘇有點延遲 但并沒有跑偏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在世界經濟論壇線上達沃斯#的云論壇中提出,“假如把2021年這個’復蘇之年’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疫苗已經投產而且開始推廣,但是不確定性依然很高,因為變異病毒的出現,接下來封鎖措施依然將加強。”“到第二階段,經濟重新開放之后經濟將不再是我們之前所說的’經濟’,而是新經濟,這其中會有很多積極的提升,也將面臨諸多挑戰。”
5、德國1月商業景氣指數再次環比下降
德國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當地時間25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德國1月商業景氣指數再次環比下跌,從去年12月的92.2點下降至90.1點。數據顯示,當月的德國商業景氣指數中,制造業、服務業、貿易和建筑業指數四項指標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行業的樂觀情緒有所減少。
6、民調:菅義偉政府支持率下降至33%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朝日新聞》2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日本首相菅義偉政府的支持率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人們對政府處理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方面存在不滿。 民調結果顯示,對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由上個月的39%下降到如今的33%,而不支持率比上個月上升10個百分點,達到45%。《朝日新聞》的這項民調是在23日和24日通過電話調查完成的,80%受訪者認為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一事太晚了。
7、2020年上海市外貿進出口總值3.48萬億元
據上海海關,2020年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達到3.48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3%。其中,出口1.37萬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進口2.11萬億元,增長3.8%;貿易逆差7377.7億元,擴大11.7%。
8、上海:修訂出臺新一輪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
根據上海市發改委向會議提交的報告,2021年,上海將出臺《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和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修訂出臺新一輪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新建充電樁7萬個。此外,上海還將爭取集成電路12納米先進工藝規模量產,推進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推動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盡快落戶。
9、浙江寧波舟山港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創新高
近日,據浙江省海港集團的消息,寧波舟山港202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1.72億噸,同比增長4.7%;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872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3%。集裝箱航線總數創下260條歷史紀錄,其中與“一帶一路”相關航線總數超100條,全年航班升至近5000班,完成年箱量超1000萬標準箱。
10、周一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錄得下跌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在周一下跌45點或2.49%,報1765點,創1月18日以來最低水平。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下跌5.2%至2817點,為逾兩周新低,日均獲利下跌1265美元至23366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6點或0.4%,至1665點,為逾5個月新高,日均獲利上漲54美元至14988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漲10點至1152點,為2019年10月末以來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