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MF總裁呼吁加強國際合作 盡早擺脫疫情影響
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6日以視頻方式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會上表示,全球范圍內加快新冠疫苗接種是對經濟復蘇的最大支持。預計到2022年,絕大多數新興和發展中國家在疫情中的人均收入累計損失將高于發達經濟體。她呼吁國際社會采取堅決和堅定的行動,加快疫苗接種,增加對企業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加強對脆弱國家的支持。
2、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
當地時間2月27日凌晨,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了1.9萬億美元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這項由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總額達1.9萬億美元的新一輪經濟救助計劃,旨在為受新冠疫情影響的美國家庭和企業提供財政支持。其中包括直接向符合條件的美國人支付1400美元的補助金,為符合條件的失業者提供每周4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
3、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強調應保持擴張性政策
二十國集團(G20)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于當地時間26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會議強調應保持擴張性政策,以幫助各經濟體擺脫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并讓各國公平地獲得安全的新冠疫苗以及診療手段。
4、印度2020年第四季度經濟恢復增長
印度中央統計局2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經濟2020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0.4%,結束此前持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狀態,擺脫技術性衰退。
5、“資產泡沫”擔憂加劇,利率飆升或逼美聯儲出手
作為“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美債收益率的快速飆升引發了市場對于“資產泡沫”的討論。疫情以來,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從2020年3月的低點反彈,全球股票市值總計上升了47萬億美元,增幅達75%。與此同時,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總額增長了50%,達到驚人的23萬億美元。未來,“資產泡沫”能否維系,將取決于美聯儲等主要央行如何安撫市場。
6、日本解除6府縣緊急狀態 首都圈戒嚴但人流大增
日本6個府縣于28日正式解除緊急事態宣言,首都圈1都3縣目前仍繼續維持緊急狀態。在本周末,東京都街頭人流與此前相比已然大幅增加。據全日本新聞網28日報道,27日,東京都新增新冠肺炎感染者337人,時隔2天超過了300人。統計顯示,與今年1月9日日本政府發布緊急事態宣言后首個周六下午的街頭人流相比,27日東京臺場的人流數增加了72.0%,歌舞伎町增加49.6%,表參道站增加32.0%,全部18個統計地點的人流均有大幅增加。
7、德國大眾集團2020年利潤減少逾三成
歐洲最大整車制造企業德國大眾集團26日發布的財報顯示,受新冠疫情沖擊,2020年大眾集團稅后利潤88.2億歐元,較2019年下滑約37%。財報還顯示,2020年大眾集團在全球銷售新車920萬輛,同比下降16.4%;經營收入2229億歐元,同比下降11.8%。大眾集團表示,作為其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市場快速復蘇,助力大眾集團經營業績優于預期。
8、1月中國外匯市場總計成交18.46萬億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8.46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85萬億美元)。其中,銀行對客戶市場成交3.11萬億元人民幣(等值0.48萬億美元),銀行間市場成交15.3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37萬億美元);即期市場累計成交7.5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16萬億美元),衍生品市場累計成交10.94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69萬億美元)。
9、盛來運:我國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評讀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大關。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10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3%,是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超過17%。
10、2月我國制造業PMI季節性回落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8日發布的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2月份,制造業PMI為50.6%,較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分項指數變化顯示,春節因素帶動指數回落,但市場供需增速仍處于較好水平。新動能繼續較快增長,大企業支撐作用加強,企業對后市預期較為樂觀。當前原材料價格較快上升和就業增速有所放緩問題值得關注。
11、去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
國家統計局:去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21557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26億元,增長4.0%;進口142231億元,下降0.7%。貨物進出口順差37096億元,比上年增加7976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36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出口54263億元,增長3.2%;進口39433億元,下降1.8%。
12、2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1.4%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8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4%,環比下降1.0個百分點。分析稱,淡季回調并未改變非制造業經營平穩恢復的趨勢,市場需求和就業有趨穩跡象。
13、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2%
2021年2月2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顯示,2021年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2.2%,較上月下降7.9個百分點,對比去年下降29.0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去年疫情影響導致當月基數水平較低,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
14、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對美加征關稅商品第三次排除延期清單
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對美加征關稅商品第三次排除延期清單,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第二批對美加征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0〕3號)中的65項商品,延長排除期限,自2021年2月28日至2021年9月16日,繼續不加征我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關稅。
15、中韓積極推進雙邊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2月26日,中國商務部與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過視頻方式舉行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首席談判代表會議。雙方以負面清單模式就服務貿易和投資規則及市場開放開展進一步磋商,談判取得積極進展。雙方均認為,推動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早日取得實質性成果,將提升雙邊服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進東亞地區產業鏈、供應鏈融合,也將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支持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發揮積極作用。
16、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全球疫苗決議
當地時間2月26日中午,聯合國安理會舉行視頻會議,宣布全票通過包括中國在內15個安理會成員國及97個聯合國會員國共同提交的草案。通過的決議關于全球疫苗分配,成為安理會2565號決議。決議呼吁疫苗公平,采用多邊主義的方式,促進在武裝沖突、后戰亂地區及復雜的人道主義緊急情況中,各方能夠公平地以負擔得起的方式獲得新冠疫苗。
17、美國1月份商品貿易逆差擴大 進口創下紀錄新高
隨著進口攀升至歷史新高,美國商品貿易逆差在1月擴大,表明美國消費者的需求持續回升。美國商務部在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貿易赤字從去年12月的832億美元增至837億美元。受訪經濟學家預估中值為赤字830億美元。進口額增長1.1%至2189億美元,出口增加1.4%至1352億美元,為2020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月份美國進出口總額飆升至3540億美元,為2018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表明貿易活動回升。
18、日本8大車企1月全球產量減4.5%
豐田等日本國內8家乘用車企業2月25日匯總的1月全球產量為210萬6186輛,同比減少4.5%。由于全球半導體短缺,本田和斯巴魯等在國內外減少了生產。半導體的供給不足長期化,在新冠疫情下汽車生產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19、中共中央政治局: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6日召開會議。會議強調,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就業優先政策要繼續強化、聚力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