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境外機構持債規模增加365.73億元
中央結算公司5日公布的6月統計月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機構債券托管量為32998.35億元,較上月末增加365.73億元,自2018年12月以來已連續31個月呈現上升勢頭。
2、G20財長會議或討論導入“碳定價”
據日本共同社,二十國集團(G20)財長等將著手討論全面導入根據二氧化碳排放量征稅的“碳定價”,遏制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在稅收財政領域也加快邁向實現去碳化社會的行動。此事計劃在9日、10日于意大利召開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公布。聯合聲明將把“碳定價”列為論點,寫明啟動討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將研究各種措施的效果。
3、歐盟統計局:今年一季度歐盟經常賬戶順差1165億歐元
歐盟統計局發布的估算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盟經常賬戶順差116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940億元)。其中,歐盟一季度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992億歐元,服務貿易順差331億歐元,初次收入順差47億歐元,二次收入逆差205億歐元。數據還顯示,歐盟在一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出535億歐元。
4、全球外匯市場委員會2021年第二次會議順利召開
近日,全球外匯市場委員會2021年第二次會議以線上方式召開,來自17家正式成員和3家準成員的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2021年上半年全球外匯市場運行情況開展交流。CFXC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介紹了中國外匯市場有關情況。會議還討論了買方外聯、基準利率改革、央行數字貨幣等議題。
5、日本央行行長:將毫不猶豫地采取額外寬松措施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將毫不猶豫地采取額外的寬松措施,以應對疫情的影響。隨著疫情的影響逐漸消退,日本經濟可能會復蘇。目前核心消費通脹徘徊在零附近,可能逐步加速。
6、民調顯示逾七成德國人擔憂秋季疫情反彈
德新社4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76%的德國人擔憂今年秋季該國新冠疫情將再度反彈,74%的人擔憂政府秋季會再度收緊防疫措施。民調顯示,多數德國人擔憂今年秋季將出現新增確診人數反彈,同時政府也將再度采取“封城”限制措施。受訪人士中僅16%的人不擔心會再度實施防疫限制措施。
7、英國計劃將從7月19日起不再實施社交疏離措施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布,計劃于7月19日結束社交疏離措施和場館人數限制,稱民眾必須學著與新冠病毒共處。在任何場合是否佩戴口罩將改為自愿性質,政府也不再指示民眾在家辦公。至此,英國的抗疫行動從法律要求向個人責任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如果未來幾周還不能開放,那我們就必須問問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恢復正常,”約翰遜表示。
8、拜登政府敦促OPEC+找到折中增產方案
據了解情況的白宮官員稱,拜登政府敦促OPEC+找出折中增產方案。此前該集團取消了會談計劃。一名白宮發言人周一表示,盡管美國并非談判參與方,但“密切關注OPEC+會談及其對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蘇狀況的影響”,“政府官員一直在與相關方面接觸,敦促達成折中解決方案,以落實增產提議。”
9、OPEC+未能達成增產協議 油價應聲走高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未能達成協議,取消了召開會議的計劃,令石油市場的供需情況比預期更加緊張。與會代表表示,連續數日的緊張會談后,沙特與阿聯酋仍然未能解決激烈的爭端;因信息未公開,知情人士要求匿名。由于沒有達成協議,OPEC+將繼續實施當前的限產措施,石油需求在疫情后逐步復蘇之際,全球經濟卻難以獲得額外的能源供應。倫敦時間16:25,原油價格上漲0.8%,報每桶76.77美元。
10、多數專業投資者認為大宗商品即將進入一個超級周期
在衍生品交易平臺CloseCross調查的101位專業投資者中,約81%的人認為大宗商品正進入超級周期。這個術語指的是,在強勁需求和滯后供應的驅動下,大宗商品的交易價格高于其長期價格趨勢的時期。一些分析人士預計,新冠疫情和能源轉型的影響將引發另一個超級周期。調查發現,8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支出將推動一個超級周期,而77%的受訪者表示,綠色能源轉型將發揮作用。
11、6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0.3
2021年6月財新中國服務業PMI(采購經理指數)為50.3,較5月回落4.8個百分點,為14個月來最低。從分項數據來看,6月服務業新訂單量增長放緩至14個月來最低。不過,服務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重新回歸到榮枯線以上,但擴張程度有限。制造業新訂單指數也出現回落,綜合兩大行業看,6月新訂單指數放緩至14個月來最低。
12、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為99.7%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99.7%,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分析認為,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漲勢有所收斂,各品種出現振蕩分化。在國內政策利好提振等背景下,預計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產業結構向好不改。
13、1-6月,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估完成1280.1萬輛
中汽協:1-6月,汽車行業累計銷量預估完成1280.1萬輛,同比增長24.8%;細分車型來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6.2%,商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0.0%。
14、中國氣象局:7月南方有階段性高溫熱浪
預計7月,東北、內蒙古東部、華北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需防范暴雨洪澇及強降水引發的次生災害。江南、華南等地氣溫偏高,高溫(≥35℃)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有階段性高溫熱浪。此外,預計7月份有2~3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國沿海地區,應需防御臺風帶來的強降水、大風和風暴潮災害。
15、6月CPI或保持低位運行 年內通脹無憂
從本周起,6月及上半年主要宏觀指標將陸續出爐,市場普遍預測,將于周五公布的6月CPI同比漲幅受豬價影響或有所回落,下半年CPI將保持低位運行,全年漲幅不會超過2%,今年通脹壓力不大。與此同時,PPI高點已過,未來有望繼續下行。
16、中期協:6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28.85%和52.3%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以單邊計算,6月全國期貨市場成交量為591,256,905手,成交額為469,920.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85%和52.30%,環比分別下降7.03%和5.65%。1-6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3,716,268,288手,累計成交額為2,863,329.0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37%和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