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將于7月在澳門舉行
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將于7月22日至23日在澳門舉行。論壇將采用線上線下方式,邀請全球基建領域政商學界代表圍繞“攜手共促國際基礎設施合作新發展”主題展開探討。據介紹,本屆論壇展位增加逾三成,將舉行多場主題及平行論壇,內容聚焦金融創新及產業鏈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碳中和驅動綠色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等行業熱點議題展開。
2、紐約聯合國總部“解封”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6日說,紐約聯合國總部已達到美國紐約州規定的重新開放條件,即日起不再對進入聯合國總部的員工人數設限,但仍暫停對社會公眾開放。
3、美國施壓歐盟,要求重新考慮數字稅計劃
本周20國集團(G20)財長于威尼斯會面之前,美國財政部官員7月6日表示,數字稅提案可能不利于上周達成的旨在取消所謂數字服務稅的協議。美國認為,這樣的稅收對美國企業構成歧視。美國財政部官員周二承認,歐洲的官員面臨著政治壓力,因此難以撤銷對科技巨頭征稅的計劃。
4、復蘇持續 歐元區經濟數據超預期
近日公布的歐元區6月綜合以及服務業PMI終值均較此前公布的初步估值上修了0.3點。其中,歐元區6月綜合PMI終值 59.5,預期59.2,初值59.2。歐元區6月服務業PMI終值58.3,預期58,初值58。從主要經濟體來看,除德國當月服務業PMI較初值有所下調外,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的這一數據均好于預期或初步估值。
5、“德爾塔”兇猛 亞洲多國面臨新冠疫情嚴峻局面
新增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印度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逐漸遠去。然而不幸的是,在很多亞洲國家,受到“德爾塔”變異新冠病毒的沖擊,已很明顯地形成了新一波疫情,很多國家都進入疫情暴發以來最為危急的時刻。
6、美國6月ISM服務業不及預期顯著回落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7月6日公布的數據,6月美國ISM服務業指數錄得60.1,脫離了5月創下的64這一歷史高位,同時低于市場預期的63.5。本次調查中就業分項指數從擴張轉為收縮,創下六個月新低,而新訂單和商業活動指數也有回落。
7、日本央行據悉可能考慮提高通脹預測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下周發布最新的季度經濟展望時,日本央行可能會考慮上調通脹預期。日本央行官員認為能源價格上漲對通脹的提振幅度大于他們之前的預期,修正因此成為可能。知情人士表示,日本央行無意將上修視為潛在價格趨勢改善的跡象,因為該行一直認為能源價格的走勢是暫時性的,整體經濟展望很可能基本保持不變。
8、日本年度消費稅收首次超過20萬億日元
日本財務省5日公布的國家2020年度一般會計決算顯示,2020年消費稅收比上年度大增14.3%至20.971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萬億元)。除所得稅之外的稅收首次創新高。2019年10月日本將消費稅率從8%上調至10%的效果得到體現,全年消費稅收首次突破20萬億日元。
9、高盛:人民幣2030年將成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高盛分析師Danny Suwanapruti等人在今日的報告中指出,預計人民幣在全球央行(中國除外)的儲備份額在未來五年將升至6-7%,意味著將帶來3500億至4500億美元的人民幣資金流入。預計到2030年,人民幣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央行儲備占比將達5-6%,并成為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人民幣資產的收益率更高,目前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回報。
10、歐盟碳關稅呼之欲出
歐盟委員會將于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關稅政策提案,首要目標是針對能源和高耗能企業。預計歐盟將在2022年完成立法,“過渡期”從2023年開始,2026年全面實施。專家建議,出口企業需要做好“碳成本”記錄,利用技術升級等多種手段盡快實現企業角度的碳達峰、碳中和,降低出口產品,尤其是出口歐盟產品的碳足跡。
11、歐盟委員會提議制定歐盟綠色債券標準
當地時間7月6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一份旨在制定歐盟綠色債券標準的條例草案。據介紹,這將是面向歐盟內外所有私營與公共部門債券發行方的自愿性標準,有助于相關方為能源生產和傳輸、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更多的可持續性項目融資。歐委會擬出臺的條例同時規定,所有歐盟綠色債券在合規方面都必須接受外部核查,而這些核查機構又必須在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登記注冊并受其監管。
12、美財政部官員:耶倫將敦促G20將最低稅率提高到15%
美國財政部官員周二表示,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本周將向G20同行施壓,要求將全球最低稅率提高到130個國家和地區上周同意的15%,但預計要等到經合組織談判的未來階段才會做出決定;官員表示,耶倫還正與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和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合作,在預算協調立法中納入條款以實施國際稅收協定,包括重新分配大型跨國企業的征稅權。
13、俄羅斯財富基金將美元持有量削減至零
俄羅斯財政部表示,俄羅斯財富基金將美元持有量削減至零。已經完成了從國家財富基金中撤出美元所需的外匯兌換。
14、歐佩克+談判陷入危機,油市動蕩
由于歐佩克+的談判陷入危機,市場對該組織下一步的行動感到迷茫,油價今晚暴跌。此前,沙特和阿聯酋之間的激烈角力阻止了原油供應的增加,油價一度躍升至6年多來的最高水平。然而,幾小時內,油價的漲勢逆轉,大幅下跌,因為交易員們猜測,談判的破裂可能會讓歐佩克的減產計劃徹底瓦解。
15、國務院金融委:加強對金融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針對性的問題研究
7月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三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未來一段時期金融領域的重點問題,部署深化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工作。會議強調,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對金融領域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針對性的問題研究。
16、6月挖掘機、裝載機銷量同比下降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2021年6月挖掘機、裝載機數據快報顯示,2021年6月銷售各類挖掘機23100臺,同比下降6.19%;其中國內16965臺,同比下降21.9%;出口6135臺,同比增長111%。2021年6月銷售各類裝載機12160臺,同比下降8.13%;其中:3噸及以上裝載機銷售11023臺,同比下降11.1%;總銷售量中國內市場銷量8986臺,同比下降22.1%;出口銷量3174臺,同比增長86.5%。
17、寧波港:上半年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2%
寧波港公告,6月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3.4%;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294萬噸,同比下降0.2%。上半年預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6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2.4%,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8579萬噸,同比增長8.9%。
18、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連續第五天下跌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連續第五個交易日下跌,受所有航運價格走低的打壓。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跌45點或1.4%,至3179點。海岬型船運價指數跌56點或1.7%,報3293點;日均獲利減少464美元至27309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跌81點或1.9%,報4160點;日均獲利減少733美元至37437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下跌15點,報292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