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中國6月外匯儲備32140億美元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6月外匯儲備32140億美元,前值32218億美元,預期32000億美元。中國6月末黃金儲備報6264萬盎司,與上個月持平。2021年6月,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外匯交易保持理性。國際金融市場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進展、主要國家貨幣及財政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震蕩上行,主要國家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展望未來,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全球經濟形勢和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風險因素。但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內生動力逐步增強,將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2、聯合國報告:2020年全球貧困人口增加約1.2億
聯合國6日發布《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陷入貧困的人口數量增加1.2億左右,極端貧困率自1998年以來首次上升。報告稱,2020年,全球共損失約2.5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極端貧困率從2019年的8.4%升至9.5%;饑餓人口數量可能增加8300萬到1.32億,總數將達到8億人左右。報告指出,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期實現面臨困難,未來18個月將是關鍵時期。
3、經合組織發布2021年度就業展望報告
該報告顯示,與2019年相比,經合組織國家在2020年減少了約2200萬個工作崗位,全球范圍則減少1.14億個。在經合組織國家中,盡管部分國家經濟得到復蘇,但失業人數仍比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多800萬人,1400多萬人未能尋找到工作。據估計,到2022年底,經合組織國家的就業率仍將低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4、IMF:美國通脹有持續上升的風險,或需提前加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格奧爾基耶娃周三表示,美國的進一步財政支持可能會加劇通脹壓力,并警告稱,物價持續上漲的風險可能需要提前加息;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美國加息可能導致全球金融狀況急劇收緊,以及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大量資本外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美國從新冠疫情中加速復蘇,預計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將達到7%,這將通過增加貿易使許多國家受益,但通脹上升的持續性可能比預期的要高。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6%。
5、美聯儲6月FOMC紀要:通脹暫時仍為共識
紀要承認經濟和通脹升幅超出一些官員預期,但通脹是暫時的。會議討論過資產購買,除了建議保持耐心還呈現較大的方法論分歧,特別是MBS和國債能否按比例同步縮減。有分析稱,官員們認為會比預期更早地開始縮減購債規模。
6、歐盟委員會上調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測
歐盟官員對歐元區經濟的看法顯著改善,并表示隨著防疫限制措施放松讓需求得以回升,通脹持續的風險增大。歐盟委員會將其對歐元區增長率的預測從之前的4.3%上調至4.8%,同時也上調了對2022年增速的預測。其表示,第一季度經濟的表現已經好于最初的預期,最近的數據表明私人消費已經開始強勁反彈。
7、白宮官員說美國通脹上升是暫時現象
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塞西莉亞·勞斯表示,近期美國通脹上升主要是由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中斷和經濟重啟后消費需求激增造成,一旦供需趨于平衡通脹將會回落。勞斯指出,美國最近3輪通脹(1973-1982年、1989-1991年和2008年)很大程度上都是受油價飆升影響,但當前美國物價上漲并非主要由油價驅動,而且美國已成為凈石油出口國,油價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與過去不同。
8、隨著復蘇步伐加快 英國失業率或在5.5%以下見頂
去年的疫情給英國經濟帶來的沖擊使其閑置了大量產能。到目前為止,產能利用率比較低,工作時間也比較短。休假計劃阻止了失業率大幅上升,與疫情開始時的4%相比,現在的失業率達到了4.7%。預計未來幾個月失業率將大體保持穩定,接受休假計劃的人數將繼續下降。基本假設是,一旦休假計劃結束,隨著就業市場恢復到與GDP的歷史方向一致,失業率可能在第四季度達到5.2%。
9、據悉歐洲央行同意2%的新通脹目標 允許通脹超調
據知情官員透露,歐洲央行決策者已同意將通脹目標上調至2%,并在必要時留有超過這一目標的空間。這一協議是在本周結束歐洲央行戰略評估的一次特別會議上達成的。歐洲央行發言人拒絕置評。與之前“在中期低于但接近2%”的目標相比,2%的目標將是一個重大改變。一些政策制定者認為,此前措辭過于含糊,導致人們過早地呼吁收緊政策。
10、總統拜登政府或考慮重塑美聯儲理事會
知情人士稱,在美國白宮在考慮再次提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際,官員們正在討論重塑美聯儲理事會,以便更緊密聯合政府處理優先事項,如收緊銀行監管等。美國總統拜登目前有一個美聯儲官員的空缺需要填補,且可能在未來一年再更換三名央行高層官員,這將取決于他希望在多大程度上改革美聯儲領導層。
11、美國職位空缺數創紀錄新高
美國5月職位空缺數創下紀錄新高,彰顯出企業招聘持續面臨困難,以及自愿離職人數減少。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的職位空缺和勞工流動率調查(JOLTS)顯示,5月職位空缺數升至921萬,4月下修為919萬。5月自愿離職人數降至360萬,不過仍處于較高水平,離職率降至2.5%。
12、美國國債漲勢延續 10年期收益率跌破1.30%
美國國債收益率四個多月來首次跌破1.30%,因全球再通脹交易放緩。十年期基準利率下跌近5個基點,觸及2月19日以來最低點1.2996%。
13、瑞銀:三大問題引發全球央行擔憂
周三瑞銀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通脹已成為央行儲備管理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另外兩大問題是疫情危機延續以及債務水平飆升。來自全球近30家央行的外匯儲備經理參與了此次調查。
14、“缺芯”嚴重拖累歐洲汽車業復蘇勢頭
以德國、法國、英國為代表的汽車大國的“缺芯”影響在6月份出現加劇之勢。在市場需求旺盛之際,產銷兩端都面臨復蘇壓力。今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形勢好轉,汽車需求迅速回升,制造商們卻又陷入了芯片短缺的尷尬境地。由于半導體短缺導致全球各地的工廠關閉,該行業正面臨數十萬筆銷售損失。芯片短缺預計將影響到今年下半年的汽車生產水平。
15、機構預測6月CPI同比回落至1.2%左右
國家統計局將于近日公布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多家機構預測,受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下跌拖累,5月CPI同比漲幅或回落至1.2%左右,不再延續此前回升態勢。未來隨著豬肉收儲工作啟動等一系列穩豬價政策效應的釋放,豬價見底信號增強,預計三季度豬價將迎來反彈。
16、乘聯會: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下降8%
據乘聯會,今年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下降8%。6月第一周的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2.5萬輛,同比下降7%;6月第二周的市場零售達到日均3.5萬輛,同比下降2%;6月第三周的市場零售達到日均4.2萬輛,同比下降7%;6月第四至五周的市場零售達到日7.5萬輛,同比下降10%。
17、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03萬輛
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603萬輛,占汽車總量的2.1%。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493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7%。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110.3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7.4萬輛,增長234.9%;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47.3萬輛,增長74.9%,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