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務部回應中歐投資協定進展
在7月8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問目前中歐投資協定進展如何?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高峰指出,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中歐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歐雙方克服困難,實現了貿易逆勢增長,投資穩中有升。中歐加強經貿合作,有利于增進雙方民眾福祉,有利于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有利于推動世界經濟復蘇。高峰表示,中歐投資協定符合雙方共同利益,有利于整個世界。目前,雙方正在開展法律審核、翻譯等技術準備工作。
2、經合組織:疫情使發達經濟體損失2200萬個工作崗位
經合組織的年度就業前景報告稱,由于新冠大流行的影響,發達經濟體損失了多達2200萬個工作崗位。但富裕國家面臨著長期失業率上升的威脅,因為很多因疫情而失業的低技能工人難以填補新的就業崗位空缺。預計其成員國的整體就業要到2023年第三季度才會恢復正常。
3、IMF總裁呼吁二十國集團加強合作應對復蘇分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7日撰文指出,二十國集團應加強國際合作應對全球經濟復蘇分化挑戰,并為脆弱經濟體提供幫助。格奧爾基耶娃強調,包括二十國集團成員在內的全球政策制定者應采取緊急行動,加強國際合作,避免分化加劇,盡早結束疫情。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與發展中經濟體分享疫苗,為增加疫苗產量和多樣性提供撥款和優惠性融資,并消除原料及成品疫苗出口壁壘及其他障礙。
4、歐盟預測今年經濟復蘇將加快
歐盟委員會7日發布夏季經濟預測報告說,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效果較好、疫苗接種加快,歐盟和歐元區經濟今年復蘇將更強勁。歐委會負責經濟事務的委員保羅·真蒂洛尼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根據最新預估,歐盟和歐元區今年經濟增幅均將達到4.8%,明年均為4.5%,歐盟和歐元區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在今年年底前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5、日本銀行存款總額達834萬億日元 創歷史新高
日本央行周四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日本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達到834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因企業積累現金和家庭推遲支出,以防范新冠疫情造成的長期損害。與此同時,日本各銀行持有的未償貸款總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4%,至578萬億日元,為2013年1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6、日本央行預計將下調本財年經濟增長預期
外媒報道,日本央行預計會在下周發布新的季度展望時,下調本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報道稱,由于出口和產出的表現穩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消費需求的疲軟,日本央行可能會維持經濟溫和復蘇的觀點。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近期能源價格走高,在新的預測中,日本央行可能會上調本財年的消費者通脹預期。
7、日本央行調查:日本家庭預計五年內通脹率為2%
日本家庭預計五年內通貨膨脹率為2%,這一預期與三個月前持平。周四顯示。一年期通貨膨脹預測中值為2%,與上一季度持平。家庭部門對當前經濟狀況的預期從3個月前的-69.4上調至-61.6,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從-8.5下調至-14.9。
8、美國財政部自2020年以來首次削減國庫券招標規模
在7月底可能觸及債務上限前,為了縮減現金余額,美國財政部一年多來首次下調國庫券發行規模。7月12日財政部計劃出售540億美元的3個月期國庫券、510億美元6個月期國庫券,7月13日發行350億美元的42天期現金管理票據。將52周國庫券拍賣規模維持在340億美元不變,3個月和6個月期國庫券的發行規模都縮小了30億美元,現金管理票據發行規模縮小了50億美元。
9、美國5月份消費者信貸創紀錄最高增幅
美國5月份消費者信貸創紀錄最大增幅,非循環貸款激增,凸顯家庭支出穩健。美聯儲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消費者信貸總額環比增長353億美元,4月數據向上修正為增加200億美元。按折年率計算,5月份借款增長10%。接受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為增長180億美元。包括汽車和學校貸款在內的非循環信貸增加261億美元,創下紀錄最高增幅。 包括信用卡的循環信貸增加92億美元。
10、歐盟稱英國脫歐后欠歐盟475億歐元
歐盟在一份評估報告稱,作為脫歐協議的一部分,英國欠歐盟475億歐元,這個數字高于英國最初的估計。這份歐盟評估報告發表在一份預算文件中,旨在反映英國對其仍在受益的歐盟項目的費用,以及對歐盟的其他債務。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債務到期。這筆賬可能會引發歐盟與英國的新談判,英國在2018年估計,欠款總額為414億歐元。歐盟表示,英國2021年應支付總計68億歐元,其余款項稍后支付。
11、一年暴漲229%,中國海運到美國一個集裝箱現在要近10000美元
從中國向美國運一箱貨物的成本漲到了近1萬美元,因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持續加大進口力度,但同時亞洲和歐洲走出新冠疫情的速度卻在放慢。周四發布的德魯里世界集裝箱指數(Drewry World Container Index)顯示,一個40英尺集裝箱從上海到洛杉磯的現貨價格升至9,631美元,較前一周上漲了5%,同比則飆升了229%。反映八條主要貿易路線的綜合指數升至8,796美元,同比上漲333%。德魯里表示,預計未來一周運費還會進一步上升。
12、市場分析:對疫情的擔憂導致商品貨幣走弱
隨著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德爾塔變種的蔓延,當前全球經濟重新開放的步伐面臨風險,澳元兌美元跌至今年新低,紐元兌美元也出現下跌,盡管市場對新西蘭聯儲今年加息的預期有所上升。商品貨幣和美國股市一起走軟,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西太平洋銀行表示,澳元兌美元和紐元兌美元的近期下行目標分別為0.7400和0.6925。
13、乘聯會: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同比下降5.1%
乘聯會消息,2021年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7.5萬輛,同比2020年6月下降5.1%,而且相較2019年6月下降11%,前幾個月的低基數增量在本月基本消除。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2.3萬輛,同比增長169.9%,環比5月增長19.2%。零售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比亞迪40317輛、上汽通用五菱31285輛、特斯拉中國28138輛、廣汽埃安10403輛。
14、乘聯會:芯片的短缺會在三季度大幅緩解
乘聯會報告指出,近期芯片短缺影響生產節奏,但各大廠商適應了過緊日子,以更多的靈活措施穩定產銷。尤其是自主品牌強化供應鏈優勢,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壓力,取得6月的生產同比增長的良好表現。芯片的短缺會在三季度大幅緩解,批發市場在8月開始呈現強勢上升趨勢。
15、上海: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全力支撐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形成樞紐門戶服務升級、引領輻射能力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有力、資源配置能級提升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新格局。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備、開放融合、綠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2025年,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4700萬標準箱以上;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3億人次以上,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1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