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務部:上半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速為近10年同期最高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7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利用外資大幅增長,引資結構更加優化。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9.9%,增速為近10年同期最高;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3.4%。主要投資來源地穩定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實際投資分別增長49.6%、50.7%和10.3%。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韓國、德國實際投資分別增長35.5%、53.6%、29.9%、32.4%。
2、商務部:上半年我國新設外資企業超2.3萬家
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上半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超過6000億元,同比增長28.7%,新設外資企業快速增加。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設外資企業超過2.3萬家,增長47.9%,累計設立超過106萬家。21個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1008.8億元,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積吸引了近17%的外資,開放高地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海南自由貿易港新設外資企業和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9倍和5.7倍。
3、截至目前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簽署了7個自貿協定
商務部綜合司司長郭婷婷7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13個國家簽署了7個自貿協定。4月份,中國向東盟秘書長正式交存《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核準書,成為率先完成核準的國家之一。目前,新加坡、日本等也已經提交核準書,各方正致力于推動RCEP協定于明年1月1日如期生效。
4、今年一季度歐元區政府負債率首次超過100%
歐盟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政府負債率首次超過100%,由去年第四季度的97.8%上升至100.5%,而歐盟27國的整體負債率也從去年第四季度的90.5%增長到92.9%。其中,希臘政府負債率最高,達到209.3%,意大利、葡萄牙、塞浦路斯、西班牙、比利時和法國的政府負債率也均高于100%。
5、歐洲央行維持三大關鍵利率不變
歐洲央行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于0%不變,存款機制利率于-0.5%不變,邊際借貸利率于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把通脹目標從“低于但接近2%”設定為“2%”,維持1.85萬億歐元的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規模不變,維持每月2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計劃規模。
6、IMF:將改進其優惠貸款計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四表示,將修改其優惠貸款計劃,以便在疫情和復蘇期間更好地支持低收入國家,并提出了有限出售IMF黃金以提高其貸款能力的可能性。IMF表示,鑒于IMF對低收入國家的貸款在2020年增長了8倍,達到132億美元;且有跡象表明,對優惠融資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位。所以這些改革是必要的。
7、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樂觀看待經濟復蘇前景
拉加德表示,經濟復蘇正步入正軌,第二季度經濟出現反彈,第三季度經濟有望強勁增長,預計制造業將會強勁,預計經濟活動將在明年第一季度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拉加德稱,中期通脹前景仍遠低于央行目標,沒人愿意過早收緊政策,通脹會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上升然后回落。新冠Delta變體病毒是維持超量寬松政策的關鍵原因之一,歐洲復蘇正因此蒙上陰影。
8、美國熱點州疫情可能惡化
美國疾控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自4月30日以來首次超過5萬例,達55132例;7日新增病例均值為40246例。綜合美國疾控中心(CDC)的預測,全美新增病例在截至8月14日的一周可能會升至306,909例,比上周增加39%。一些感染率最高的州預計會出現病例飆升。
9、法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909例
根據法國公共衛生署當地時間22日發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法國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909例,累計確診5933510例;新增死亡病例11例,累計111587例。現有住院病例共6832例,其中接受重癥治療患者868例。
10、日本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5000例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7月22日18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5397例,時隔2個月單日新增確診再次超過5000例,累計確診857921例;當日新增死亡6例,累計死亡15108例。至22日的這一周,東京都平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約1373例,是之前一周的約1.56倍,表明東京都的疫情還在繼續擴大。
11、美國6月成屋銷售環比上升但略遜預期
根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6月份季調后年化成屋銷售為586萬套,略低于預期的590萬套,環比上升1.4%。6月份的成屋價格中位數達到36.33萬美元,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同比上升23.4%。
12、韓日企業看好中國市場景氣度
韓國和日本的媒體、機構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市場正為韓日兩國企業帶來更多經營動能和信心,促使其加快在華投資增產。韓國產業研究院、中國韓國商會等機構日前發布的在華韓國企業商業景氣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華韓企銷售額指數達到100,創三年多來最高水平;設備投資指數為109,連續4個季度超過100。
13、德國商業銀行:美國經濟復蘇可能已過高峰
美國經濟正在失去動力,第三季度的增長將較前一季度放緩。隨著財政支持(尤其是對家庭的刺激措施)的效果逐漸消退,私人消費正在失去動力,而在供應瓶頸和價格上漲的影響下,建筑業似乎正在降溫。然而,目前的增速放緩并不會危及經濟增長,一旦生產瓶頸緩解,經濟增長可能會再次提速。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表示,“像美國這樣的‘成熟’經濟體不會以7%或8%的速度增長;經濟恢復正常的過程可能會有些地方崎嶇不平,但我們預計美國經濟將繼續增長。”
14、商務部:將采取六方面舉措促消費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7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采取六方面舉措促消費。一是進一步完善促消費政策措施。二是提升城市消費服務功能。三是加大農村市場開拓力度。四是拓展傳統消費增長空間。穩定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促進餐飲市場更快更好恢復。五是推動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六是營造濃厚的消費氛圍。
15、商務部:下半年外貿增速將有所回落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從商務部近期監測情況看,約40%的外貿企業新簽出口訂單同比增長。預計外部需求回暖、國內經濟穩中向好將繼續支撐我國外貿發展。但隨著去年同期基數逐步抬高,下半年外貿增速將有所回落,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全球疫情起伏反復、世界經濟脆弱復蘇。原材料價格高企、海運物流不暢等問題進一步擠壓外貿企業利潤空間,也影響企業接單意愿。
16、商務部:今年全年汽車銷售有望實現正增長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表示,從下半年情況看,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促消費政策措施不斷發力,將會為汽車市場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芯片供應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一些因素也會對汽車市場造成一定影響。綜合研判來看,我們覺得今年全年的汽車銷售有望實現正增長,扭轉連續三年持續下滑的局面。
17、乘聯會:7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153.0萬輛
乘聯會22日消息,據調研顯示,今年7月主要廠商零售目標同比減少8.0%,約占總體市場78%的樣本量,初步推算本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在153.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約4.3%。三季度芯片供應問題預計將持續緩解,汽車市場仍處于穩健的運行區間。
18、上海:“十四五”時期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4700萬標準箱以上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的發展指標提出,“十四五”時期,國際海港和國際空港方面,集裝箱年吞吐量達到4700萬標準箱以上,航空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3億人次以上、貨郵年吞吐量達到410萬噸以上,均保持世界前列。鐵路網方面,加快構建“五向十二線”干線鐵路通道布局;軌道網方面,重點加快市域(郊)鐵路骨架建設,持續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軌道交通市區線和市域(郊)鐵路運營總里程達960公里。
19、山東發布2021年省重大項目調整名單
近日,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關于印發2021年省重大項目調整名單的通知,共161個項目發生變動,涉及建筑垃圾資源化、環衛設備、固體廢棄物處理、水生態修復與治理、循環經濟等行業。通知要求,各市、各部門要按照省重大項目推進要求,加強業務指導,強化協調服務,推動實施類項目依法依規開工建設、儲備類項目加快落實建設條件。同時,對退出項目要繼續跟進服務,有效盤活低效和閑置資源。
20、商務部: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 構建大宗商品穩定外貿渠道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方面,分析表明價格的國際傳導是主要原因,國內外需求的快速增加又進一步加劇價格上漲勢頭,這給生產企業和外貿企業都帶來很大壓力。我們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的價格走勢,推動進口多元化,構建大宗商品穩定外貿渠道,部分大宗商品的價格已經出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