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10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1.7萬億元
1-10月我國對外貿易快速增長,貨物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增長新動能加快積聚,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對國民經濟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為全球抗議和經貿復蘇作出重要貢獻。今年前10個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22.2%。
2、IMF總裁:中國經濟增長不僅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
12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以視頻方式參加“1+6”圓桌對話會,并發表講話。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盡管其勢頭目前有所放緩,但中國實現了真正的經濟復蘇。她把中國比作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并表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中國經濟增長,將不僅有利于中國,也將有利于世界。格奧爾基耶娃還在會議上提出了四個領域的全球合作,以讓各個國家可以更好地合作支持全球經濟復蘇。
3、德國10月工業新訂單環比再次顯著減少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6日表示,受歐元區以外新訂單需求疲軟影響,10月工業新訂單環比下降,德國經濟前景遭受“進一步阻礙”。德國10月工廠訂單下降6.9%,此前一個月為增長1.3%。這是8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次,而且低于彭博調查23位經濟學家中所有人的預期。德國經濟正受到材料和交通運輸緊張、通脹壓力上升以及新一輪疫情的沖擊。
4、韓國政府:RCEP明年2月1日起對韓正式生效
當地時間6日,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消息,經韓國國會批準并報東盟秘書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于明年2月1日起對韓國生效。韓國國會于本月2日批準該項協定,隨后東盟秘書處反饋稱協定將于60天后即明年2月起開始對韓生效。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韓國對RCEP各成員的出口額占韓國出口總額一半左右,協定生效后韓國也將首次和日本建立雙邊自貿關系。
5、日本政府提交歷史最高補充預算案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6日向國會提交了2021財年的補充預算案。支出總額為35.99萬億日元,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補充預算。其中六成將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來籌措。
6、岸田文雄稱將盡快復蘇日本經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6日召開的臨時國會眾參兩院全體會議上發表施政演說。他提出的具體措施包括用約3年時間打造環繞日本的海底電纜,以及將大規模數據中心、光纖和5G相結合,在全國范圍內提供高速大容量數字服務等。
7、韓國再度收緊防疫措施 6日起實施防疫新規4周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當地時間6日表示,政府將從當天起實施為期4周的新冠疫情特別防疫對策。據此,首都圈和非首都圈的私人聚會限員分別減至6人和8人,“防疫通行證”(提交接種證明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適用范圍也將進一步擴大。
8、中國因缺芯或減產近215萬輛汽車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最新數據,截至12月5日,由于芯片短缺,中國汽車市場累計減產已達198.2萬輛,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為1012.2萬輛。根據AFS預測,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將累計減產214.8萬輛,占全球總減產量的19%。
9、高盛現預計2022年美國GDP將增長3.8%
高盛日前將美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8%,理由是圍繞Omicron變體存在風險和不確定性。高盛現預計2022年美國GDP將增長3.8%,低于之前預計的4.2%;預計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長2.9%,低于之前的3.3%。
10、美國天然氣期貨跌至7月以來盤中最低
美國天然氣延續暴跌走勢,因對全國天氣轉暖的預期抑制了冬季取暖用燃料的需求。1月交割的期貨合約一度下跌11%,至3.692美元/百萬英熱,為7月以來的盤中最低水平。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12月11日至15日,美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比往常溫暖。
11、機構:寒冷天氣擔憂緩解 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挫
美國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挫,跌至三個多月以來最低水平,因全球多地氣溫轉暖,市場對寒冷天氣的擔憂有所緩解,進入冬季對取暖燃料的需求料將降低。1月交割的美國天然氣期貨今日一度大跌7.8%,至8月以來新低。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12月11日至15日,美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高于正常水平。
12、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0%
6日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未來一段時期,全球經濟將延續復蘇走勢,但復蘇面臨不確定性。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8.0%,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長5.1%??紤]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續,預計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5.3%左右,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長5.2%,略高于2020~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
13、山東港口吞吐量提前26天超越去年全年
據山東省港口集團生產統計實時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18點,山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2115萬噸,提前26天超越去年總量,這是繼集裝箱提前30天突破去年總量之后,山東港口實現的又一突破,再創歷史新高。
14、BDI指數升至逾一個月高位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一升至逾一個月高位,因各類型船運費率悉數上升。波羅的海整體干散貨運價指數上漲64點或2.02%,至3235點,為11月1日以來最高。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105點,或2.3%,至近一個半月來最高的4699點。海岬型船日均獲利上漲874美元,至38970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84點,或2.7%,至3212點,為連續第11日上漲。巴拿馬型船日均獲利上漲750美元,至28904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上漲21點,至2452點,為11月4日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