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合組織:今年第三季度G20成員經濟總量加速增長
經合組織當地時間14日發布評估數據稱,今年第三季度二十國集團成員經濟總量加速增長,環比漲幅達到1.7%,高于第二季度0.4%的環比增長量。相比之下,經合組織成員國經濟總量從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則出現增速放緩。經合組織表示,到目前為止仍有一半的G20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未得以恢復,其中包括除美國以外的所有七國集團經濟體。
2、美國11月PPI上漲超預期
美國勞工部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最終需求PPI環比增長0.8%,同比增長9.6%,創2010年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的最大年增幅。經濟學家中值預期為環比增長0.5%。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核心PPI增長0.7%,同比增幅達到創紀錄的7.7%。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月雙雙走高。
3、美國民主黨計劃將債務上限提高2.5萬億美元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提出將債務上限提高2.5萬億美元的法案,旨在將政府的舉債權限延長到2023年初。預計參議院將于周二通過法案,眾議院計劃在此之后很快采取行動。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表示,“美國人民可以放心了,政府不會發生債務違約。”財政部長耶倫曾警告稱,政府可能會在12月15日之后達到債務上限,難以履行償債義務,不過外部分析師認為,留給政府的時間比耶倫預測的要多一些。
4、印度11月批發價格通脹指數達14.23%
根據印度商業和工業部14日公布的數據,印度11月份批發價格通脹指數為14.23%,為2005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印度10月份批發價格通脹指數為12.54%,該指數已連續8個月在兩位數徘徊。
5、韓國將啟動加入CPTPP申請程序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韓國政府將啟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國內程序。報道稱,韓國政府曾表達過加入CPTPP的意愿,一直在進行內部討論,但產業界和農業團體對要求高水平市場開放表示強烈擔憂。不過,隨著中國申請加入CPTPP,韓國對被排擠出巨大經濟圈的警惕感增強,這推動了韓國政府的行動。 據報道,韓國第一個廣域自由貿易協定是2022年初生效的中日及東盟各國等15國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報道指出,如果韓國成功加入CPTPP,這將是韓國第二個廣域自由貿易協定。
6、“北溪2號”管道前景受挫,歐洲能源價格大漲
德國政府上周日表示,目前不會批準“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運營。受相關消息影響,歐洲能源價格周一大漲,天然氣期貨漲幅達10%以上,電力價格漲至歷史新高。
7、俄羅斯2021年電力需求上漲創紀錄
當地時間14日,俄羅斯Inter電力集團總經理科瓦利丘克在拜會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時表示,俄羅斯2021年電力需求上漲5.5%,達1.1萬億千瓦時,創歷史紀錄。科瓦利丘克認為,2021年電力需求的大幅上漲是因為今年的酷暑和嚴冬。
8、兩部門: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
通知提出,緊密結合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周期,合理確定融資期限,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提升融資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完善制造業中長期融資考核評價機制。開展“補貸保”聯動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推廣以信息共享為基礎的“信易貸”模式。穩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完善配套支持機制。深化產融合作,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和評價機制,落實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專項政策,建立工業綠色發展指導目錄和項目庫,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引導金融資源向工業綠色低碳領域匯聚。
9、豐田將在2030年前投入350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
據日經新聞,豐田汽車將在2030年前投資4萬億日元(350億美元)用于開發電動汽車。豐田的目標是在全球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10、中汽協:預計明年汽車市場總銷量或為2750萬輛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預計今年汽車市場總銷量將達到2610萬輛,同比增長3.1%,明年汽車市場總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4%。其中,預計乘用車明年銷量或達到2300萬輛,同比增長8%;商用車明年銷量為450萬輛,同比下降6%。此外,預計新能源汽車明年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7%。
11、中汽協: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17.8%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創新高,累計產量已超過300萬輛,銷量接近300萬輛。11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17.8%,繼續高于上月,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9.5%。
12、特斯拉高管稱上海工廠接近年產50萬輛
特斯拉一位高管周一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該公司正努力在年底前在上海工廠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這幾乎相當于特斯拉去年在全球的銷量。這位高管稱“特斯拉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進步。2014年開始銷售進口電動汽車,而2021年將生產約50萬輛汽車,從一家2018年剛剛概念化,2019年12月才投產的工廠。”
13、兩部門: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
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通知指出,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持續密切監測大宗原材料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大力增加大宗原材料市場有效供給,靈活運用國家儲備開展市場調節。實施好《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指數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加強信息發布解讀,促進規范運行。進一步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堅決遏制過度投機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