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銀行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8%
世界銀行22日上午10點發布了最新版《中國經濟簡報:經濟再平衡——從復蘇到高質量增長》。報告指出,繼2021年上半年強勁反彈之后,中國經濟活動雖然在下半年有所降溫,不過,今年中國實際GDP增長率將達到8.0%,2022年將增長5.1%。
2、英國第三季度GDP增速下修
盡管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里復蘇速度有所放緩,但英國經濟從疫情中的復蘇速度超過了先前的預期。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目前的GDP增速比2019年底時低1.5%,比之前估計的差距2.1%有所改善。這種改善是由于對整個2020年數據的上修。今年第三季度GDP環比增長1.1%,從初值1.3%下修。統計局的修訂還顯示,英國經濟在疫情爆發第一年的表現好于預期,經濟萎縮了9.4%,而不是9.7%。
3、歐洲氣價回落,供應前景仍黯淡
歐洲天然氣和電力價格周二創下新高后有所回落,但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仍受到俄羅斯限制。市場看起來可能會繼續動蕩。已經有跡象表明,俄羅斯計劃在1月份限制天然氣流量,下個月向Mallnow輸送天然氣的管道容量只有21%已被預訂。
4、寧吉喆:將積極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接受了總臺記者專訪。寧吉喆表示,明年要堅決貫徹“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要求,積極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改革開放政策方面,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繼續深化國企改革,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打造大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共生共榮的發展生態。持續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
5、乘聯會:12月第三周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日均6.7萬輛
據乘聯會22日消息,12月第三周的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6.7萬輛,同比下降8%,表現相對改善,相對11月的同期增長38%。12月一至三周的總體數據達到103.5萬輛,日均5.5萬輛,同比下降10%,環比11月同期增長23%。
6、2022年全球煤炭需求或將創歷史新高
隨著經濟反彈支撐全球煤炭需求,2022年,全球燃煤發電量或將創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署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今年疫情緩和后全球經濟迅速回升,刺激用電需求,2021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同比增加9%,而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燃煤發電量同比下降4%。報告顯示,由于電力需求增加,加之低碳能源發電不足,許多發達經濟體更加依賴于化石燃料發電,加之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也刺激了煤炭需求。國際能源署表示,2021年,包括水泥和鋼鐵制造行業在內的全球煤炭需求同比增長6%,盡管總量仍低于2013和2014年水平,但該機構表示如果沒有政策干預,明年需求很可能會高于這一水平。
7、BDI指數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下跌
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下跌,受海峽型船運價指數下跌影響。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下跌65點或2.8%,至2229點,為4月14日以來最低。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下跌208點或7.8%,至2455點,為6月8日以來最低。海岬型船日均獲利下跌1725美元,至20363美元。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漲73點或3.2%,至2384點,結束連續十個交易日下跌。巴拿馬型船日均獲利上漲664美元,至21460美元。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下跌46點,至2337點,為三周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