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岸目前有哪些負債(存款)類業務?
答:包括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定活兩便存款、協定存款、結構性存款、離岸存款質押(備用信用證)在岸授信業務和同業拆入業務。
2、離岸目前有哪些中間類業務?
答:包括國際結算和外匯買賣兩類。其中國際結算包括匯入匯款、匯出匯款、進口開證、轉讓信用證、信用證通知及議付、進口代收、跟單托收和光票托收及開立保函(含備用信用證)業務。
3、轉讓信用證業務是個什么樣的業務?
答:就是按照客戶的申請,銀行將以其作為受益人的信用證再轉開給其指定的第二受益人的業務。兩個信用證之間的差價即為該客戶的貿易利潤。該客戶既是原證的受益人,也是轉讓信用證的申請人。這種業務適用于做轉口貿易的中間商。中資銀行的離岸業務部因其特殊位置操作轉讓信用證的業務中具很大優勢,因此離岸業務部該類業務的需求特別大。
4、轉讓信用證的特點是什么?
答:對于轉開行來說,它發出的是一份信用主的轉讓通知,而不是開立一份獨立的信用證,轉開行不獨立承擔付款的責任,開證行付款,轉開行才付款。而且信用證的編號依然是原證的編號,原申請人的名稱也會出現在上述轉讓通知中,因此,一方面第二受益人可知道最終買方的存在和相關信息這可能是第一受益人,即轉開信用證的申請人不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受益人發貨交單后取得貨款的可能性不僅取決于開證行和轉開行的意見,還要依賴于第一受益人的誠信,其是否能按時、按規定換單就很重要,因此在同等條件下受益人一般是不需要提交保證金的,因此對于實力較弱,或不原意墊付資金的中間商來說,只能采用轉讓信用證的方式完成交易。
5、轉讓信用證對客戶(第一受益人)的好處是什么?
答:通過轉讓信用證的運作,客戶無需墊付資金完成一筆國際間的貿易,賺取差價。
6、轉讓信用證業務對轉開行的好處是什么?
答:無須獨立承擔付款責任風險較低,能夠賺取較高手續費。 字串8
7、轉讓信用證比照原證能變動的條款有哪些?
答:根據UCP500規定,轉讓信用證只能變更信用證金額、貨物單價、信用證到期日、信用證交單期、裝運期限、投保比例和申請人名稱。
8、轉讓信用證業務對轉開行是否風險?
答:有。該類業務風險在于如子證條款比照原證變動的范圍出UCP500的相關規定,而轉開行未能如實通知給第二受益人,一旦出現拒付,轉開地將要承擔一定責任。
9、辦理轉開信用證是否需要收取開證保證金?
答:一般情況下不收。但如果銀行認為由于條款的原因對其構成圈套風險,離岸部將根據風險大小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10、在受理轉讓信用證業務申請時銀行需注意什么?
答:務必要求客戶將原信用原件及所有修改原件提交到銀行,銀行立即在信用證上背書,注明轉讓金額。
11、什么是離岸背對背信用證業務? 字串4
答:是指銀行離岸業務部根據客戶的申請,以銀行在岸分行開來的經銀行通知的,且以該客戶為受益人的條款符合銀行要求的信用證(下稱母證)的收款權益作為保證為該客戶開出的條款與母證相似的新的信用證(下稱子證)。
12、背對背信用證業務的特點是什么?
答:背對背信用證的母證和子證是兩份完全獨立的信用證,這是與轉讓信用證本質上的區別。背對背信用證不是一種信用證的名稱,而是一種信用證的運作方式。由于兩個信用證的銀行操作都需遵守國際上7個工作日處理單據的時間規則,因此,如不配套貿易融資方式,子證開證行的操作風險較大。
13、背對背信用證業務對客戶的好處是什么?
答:通過背對背信用證的運作,不僅使客戶貿易鏈的物流和資金流進入良性循環,更幫助境外公司無需墊付資金或在銀行取得授信即完成貨物的轉賣,賺取一定的利潤。而且離岸客戶可以在對外的貿易合作中可以爭取更多的業務機會,拓展業務空間。
14、對上述信用證的交單期有何限制?
答:不能少于7天。
15、上述背對背信用證操作中以發票、匯票以外的單據的要求是什么?
答:不能要求顯示發票號碼、信用證號碼和發票金額或其他同類信息。
16、客戶在申請辦理離岸背對背信用證業務時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答:包括基本資料和附加資料兩部分。
17、上述基本資料指什么?
答:包括董事會決議、開證申請書、母證及其修改原件和相關貿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