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上調央票利率加大公開市場回籠力度后,部分投資者對于央行在3月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警惕并沒有放松。而這一預期也再度得到印證。
3月18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一舉動雖然仍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這顯示出了央行為收緊銀行體系充裕的流動性所進行的努力,同時也表明央行抑制通脹的決心。受其影響,貨幣市場利率可能再度出現上升。
央行面臨較大回籠壓力
自2月中下旬以來,籠罩在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上空的緊張氣氛不斷得到緩解,資金利率不斷下滑,到目前為止,銀行間貨幣市場利率已經回落到年初的水平,顯示資金面的寬裕程度超出市場預期。目前隔夜和7天回購加權利率分別只有1.6%和2%,而節前兩者曾分別達到5%~6%左右的高點。
3月到期資金達到6870億元,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直無法有效對沖到期資金,是推動資金面寬裕的主要原因。盡管央行近兩周連續上調了3個月和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擴大了央票和正回購發行量,約對沖了4500億元到期資金,但還有約2000多億元有待回籠。
此外,3月還有2500億~3000億元的差別存款準備金到期,而外匯占款也在持續增長中,這使央行面臨非常大的回籠壓力。如果任由銀行體系流動性趨于泛濫,可能會促使銀行再度增加信貸投放,存款準備金率的再度上調顯得非常必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存款準備金率的再度上調,是在公開市場操作疲弱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例行舉措,是央行對過去調控效果的鞏固,而并不意味著政策的進一步抽緊。
從貨幣信貸數據上可以看出,連續的緊縮政策已開始顯現效果,2月信貸投放從1月的1.04萬億元大幅滑落至2月的5300億元,同時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也落入16%的調控目標范圍。此外1、2月經濟增長也表現平淡,2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走低至52%,顯示制造業擴張勢頭有所減弱。
魯政委指出,當前通脹壓力仍未緩解,日本大地震短期內可能加大通脹壓力,并可能在未來3~6個月的時間里造成出口下降,因此當前政策應保持中性,既不向更緊調整,也不轉向松動。
抑制通脹是頭等大事
此外,雖然緊縮政策的效果有所顯現,但通脹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通脹壓力仍呈繼續加大的趨勢,央行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在打“提前量”。
澳新銀行認為,中國央行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顯示出其在貨幣政策的選擇上更多地選擇了“超前看”,而非考慮諸如日本大地震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響,這表明中國央行更加注重國內的通脹環境,表明了央行壓制通脹以及管理通脹預期的決心。
澳新銀行指出,從各種通脹指標來看,中國的通脹仍然處于明顯的上升周期中,CPI連續處于高位,同比通脹率也出現了連續數月的上漲,PPI指數創下了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由于通脹高漲,創下了自1999年以來的最低點。
渣打銀行也認為,目前通脹是中央政府經濟決策的頭等大事,包括回籠貨幣、控制信貸等,貨幣緊縮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通脹。因此,在通脹壓力緩解之前,央行還會采取緊縮性政策。并預期,6月底之前可能還會有兩次存款準備金率的調高和兩次加息。
魯政委預期,4月仍存在一次普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第二季度仍可能加息。
本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將凍結約3600億元的銀行間市場資金,從資金規模上來看,對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直接影響并不大,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已臨近月末和一季度末,多重因素的疊加可能導致貨幣市場利率短期內出現明顯上升,市場波動性將會加劇。
3月18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一舉動雖然仍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這顯示出了央行為收緊銀行體系充裕的流動性所進行的努力,同時也表明央行抑制通脹的決心。受其影響,貨幣市場利率可能再度出現上升。
央行面臨較大回籠壓力
自2月中下旬以來,籠罩在銀行間市場資金面上空的緊張氣氛不斷得到緩解,資金利率不斷下滑,到目前為止,銀行間貨幣市場利率已經回落到年初的水平,顯示資金面的寬裕程度超出市場預期。目前隔夜和7天回購加權利率分別只有1.6%和2%,而節前兩者曾分別達到5%~6%左右的高點。
3月到期資金達到6870億元,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一直無法有效對沖到期資金,是推動資金面寬裕的主要原因。盡管央行近兩周連續上調了3個月和1年期央票發行利率,擴大了央票和正回購發行量,約對沖了4500億元到期資金,但還有約2000多億元有待回籠。
此外,3月還有2500億~3000億元的差別存款準備金到期,而外匯占款也在持續增長中,這使央行面臨非常大的回籠壓力。如果任由銀行體系流動性趨于泛濫,可能會促使銀行再度增加信貸投放,存款準備金率的再度上調顯得非常必要。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存款準備金率的再度上調,是在公開市場操作疲弱的情況下所采取的例行舉措,是央行對過去調控效果的鞏固,而并不意味著政策的進一步抽緊。
從貨幣信貸數據上可以看出,連續的緊縮政策已開始顯現效果,2月信貸投放從1月的1.04萬億元大幅滑落至2月的5300億元,同時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也落入16%的調控目標范圍。此外1、2月經濟增長也表現平淡,2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走低至52%,顯示制造業擴張勢頭有所減弱。
魯政委指出,當前通脹壓力仍未緩解,日本大地震短期內可能加大通脹壓力,并可能在未來3~6個月的時間里造成出口下降,因此當前政策應保持中性,既不向更緊調整,也不轉向松動。
抑制通脹是頭等大事
此外,雖然緊縮政策的效果有所顯現,但通脹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通脹壓力仍呈繼續加大的趨勢,央行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在打“提前量”。
澳新銀行認為,中國央行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顯示出其在貨幣政策的選擇上更多地選擇了“超前看”,而非考慮諸如日本大地震等短期不利因素的影響,這表明中國央行更加注重國內的通脹環境,表明了央行壓制通脹以及管理通脹預期的決心。
澳新銀行指出,從各種通脹指標來看,中國的通脹仍然處于明顯的上升周期中,CPI連續處于高位,同比通脹率也出現了連續數月的上漲,PPI指數創下了自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消費者信心指數也由于通脹高漲,創下了自1999年以來的最低點。
渣打銀行也認為,目前通脹是中央政府經濟決策的頭等大事,包括回籠貨幣、控制信貸等,貨幣緊縮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通脹。因此,在通脹壓力緩解之前,央行還會采取緊縮性政策。并預期,6月底之前可能還會有兩次存款準備金率的調高和兩次加息。
魯政委預期,4月仍存在一次普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第二季度仍可能加息。
本次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將凍結約3600億元的銀行間市場資金,從資金規模上來看,對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直接影響并不大,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已臨近月末和一季度末,多重因素的疊加可能導致貨幣市場利率短期內出現明顯上升,市場波動性將會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