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等共計8個部門要聯合下發一個通知,對擬建當中的電解鋁產能要一律叫停,因電解鋁產能已經過剩。”4月8日,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在一次行業會議上說。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這一文件將使700多億的電解鋁擬建項目流產,事實上,文件原計劃在今年3月份下發,但是考慮到“兩會”的影響,故推遲到“兩會”之后下發。
電解鋁此前并未被國務院列入六大產能過剩行業。2009年9月,國務院批轉了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列為六大產能過剩行業,同時對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也提出了警告。
六大行業因為這項政策受到了很大影響,其中水泥行業新建項目因為被嚴格控制,行業近幾年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兼并重組,水泥價格出現了大幅上升,許多水泥企業利潤因此出現大幅增長。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國務院曾收到一份關于電解鋁產能過剩的報告。報告稱,國內電解鋁產能開工率僅60%左右,存在產能過剩或嚴重產能過剩。國務院將報告交由工信部辦理。此后,工信部做了專項報告,報告援引國家統計局數字稱,2010年全國電解鋁產量為1565萬噸,存在產能過剩現象,如新疆等地區出現了企業一窩蜂投資的情況。
然而,有色行業內對電解鋁過剩的比例存在較大爭議,因為開工率高低某種程度上是緣于統計口徑的不同。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統計,2010年全國電解鋁的產量為1619萬噸,考慮到協會統計口徑的覆蓋范圍限制,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去年電解鋁的實際產量在1750萬~1780萬噸之間,這一數字與統計局數字存在著200萬噸的缺口。如果按照1780萬噸左右的實際產量測算,開工率遠高于60%。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共有電解鋁在建項目投資200多億元,擬建項目投資700多億元,但是他并未透露具體的產能。
對于擬建產能,中國鋁業一位管理層給本報提供了一組數據。他說,來源不完全可靠的各地信息表明,目前中國有擬規劃建設的電解鋁項目44個,合計產能超過2000萬噸。其中,新疆7個,合計產能1030萬噸,內蒙古、云南、甘肅、寧夏、青海各4個,累計產能1000萬噸。
而如果按照電解鋁擬建項目的700多億投資額,可能并沒有2000萬噸的規模。這是一個很難統計的數據,一方面是項目規劃可能分為數期,另一方面西部省份的電解鋁投資都是煤電鋁共同投資。
盡管如此,依然會有數百萬噸的電解鋁將要受到影響。如果擬建的項目受到限制,可能會影響電解鋁向西部地區轉移。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表示,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嚴格控制在缺乏資源以及環境容量沒有保障的地區新建冶煉項目,電解鋁有序向西部轉移。
截至2010年年底,國內電解鋁產能約為2200萬噸,在區域分布上,內蒙古、青海、四川、寧夏、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區電解鋁已占到51%。受能源和環境成本逐步提高影響,電解鋁將逐步向西部轉移。
中國鋁業公司上述管理層認為,從國際方面看,隨著全球能源成本的進一步上升,特別是歐美碳成本的可能計入,電解鋁產能將持續往中東、俄羅斯等能源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2011年在卡塔爾、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等就有5個電解鋁項目合計271萬噸產能投產;擬建項目有6個,合計產能451萬噸。
而國內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較為豐富的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人口密度低,環境容量相對較大。但是擬建項目一旦叫停,電解鋁產能向西部轉移將會受到影響。
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這一文件將使700多億的電解鋁擬建項目流產,事實上,文件原計劃在今年3月份下發,但是考慮到“兩會”的影響,故推遲到“兩會”之后下發。
電解鋁此前并未被國務院列入六大產能過剩行業。2009年9月,國務院批轉了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列為六大產能過剩行業,同時對電解鋁、造船、大豆壓榨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也提出了警告。
六大行業因為這項政策受到了很大影響,其中水泥行業新建項目因為被嚴格控制,行業近幾年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兼并重組,水泥價格出現了大幅上升,許多水泥企業利潤因此出現大幅增長。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國務院曾收到一份關于電解鋁產能過剩的報告。報告稱,國內電解鋁產能開工率僅60%左右,存在產能過剩或嚴重產能過剩。國務院將報告交由工信部辦理。此后,工信部做了專項報告,報告援引國家統計局數字稱,2010年全國電解鋁產量為1565萬噸,存在產能過剩現象,如新疆等地區出現了企業一窩蜂投資的情況。
然而,有色行業內對電解鋁過剩的比例存在較大爭議,因為開工率高低某種程度上是緣于統計口徑的不同。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統計,2010年全國電解鋁的產量為1619萬噸,考慮到協會統計口徑的覆蓋范圍限制,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去年電解鋁的實際產量在1750萬~1780萬噸之間,這一數字與統計局數字存在著200萬噸的缺口。如果按照1780萬噸左右的實際產量測算,開工率遠高于60%。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國內共有電解鋁在建項目投資200多億元,擬建項目投資700多億元,但是他并未透露具體的產能。
對于擬建產能,中國鋁業一位管理層給本報提供了一組數據。他說,來源不完全可靠的各地信息表明,目前中國有擬規劃建設的電解鋁項目44個,合計產能超過2000萬噸。其中,新疆7個,合計產能1030萬噸,內蒙古、云南、甘肅、寧夏、青海各4個,累計產能1000萬噸。
而如果按照電解鋁擬建項目的700多億投資額,可能并沒有2000萬噸的規模。這是一個很難統計的數據,一方面是項目規劃可能分為數期,另一方面西部省份的電解鋁投資都是煤電鋁共同投資。
盡管如此,依然會有數百萬噸的電解鋁將要受到影響。如果擬建的項目受到限制,可能會影響電解鋁向西部地區轉移。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表示,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嚴格控制在缺乏資源以及環境容量沒有保障的地區新建冶煉項目,電解鋁有序向西部轉移。
截至2010年年底,國內電解鋁產能約為2200萬噸,在區域分布上,內蒙古、青海、四川、寧夏、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區電解鋁已占到51%。受能源和環境成本逐步提高影響,電解鋁將逐步向西部轉移。
中國鋁業公司上述管理層認為,從國際方面看,隨著全球能源成本的進一步上升,特別是歐美碳成本的可能計入,電解鋁產能將持續往中東、俄羅斯等能源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2011年在卡塔爾、俄羅斯、阿聯酋和印度等就有5個電解鋁項目合計271萬噸產能投產;擬建項目有6個,合計產能451萬噸。
而國內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較為豐富的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人口密度低,環境容量相對較大。但是擬建項目一旦叫停,電解鋁產能向西部轉移將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