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市場人士看來,銀行信貸投放規模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面臨持續下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從多方了解到,銀行信貸額度控制依然較為緊張,而目前銀行業和分析人士對3月份信貸的預測數據大多在5000億~6000億元。
額度依然“供不應求”
“近兩個月的信貸額度依然非常緊張,每個月的額度供應無法滿足貸款需求,一些貸款項目都要積壓到下一個月處理。”一家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昨天對本報記者坦言,“相比而言,那些符合要求的中小企業和個人項目,在貸款資源和額度上會優先考慮和予以滿足。”
該副行長對記者透露,3月份信貸投放規模基本上與2月份相差不大,“總行對各家分行提供了每季度的放貸規模范圍加以指導,各分行今年在貸款投放上也比較謹慎。由于物價上漲和資產價格上揚壓力仍然較大,監管層對國有大行的信貸投放規??刂频酶鼮閲栏?。”他如是說。
但這位副行長同時認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監管層對信貸規模的調控已不局限于銀行渠道,而更注重包括直接融資等在內的社會融資總量控制,當然,相比而言,銀行信貸投放更易加以控制。此外,今年商業銀行的議價能力明顯高于去年,但仍取決于貸款客戶與銀行的合作關系。”
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邱志承此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1~2月信貸較難滿足實體經濟需要,通過銀行表外和銀行體系之外的融資規模明顯上升。
邱志承還表示,從2月份信貸數據看,對公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比重趨于下降,部分因為新增基建項目趨于明顯減少,加上銀行當前的升息預期和議價能力較強,使得銀行也傾向于投放一些較短期限類型的貸款,從而獲取較高收益率。
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助理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信貸狀況非常緊張,一些對公貸款都在“排隊”等待,大多無法保證何時可以放款。“從去年底開始,貸款額度在每月初時就會用完,那些急用資金的企業基本都轉向民間借貸市場。”她如是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則表示,銀行有條件并仍將致力于縮短貸款再定價的期限、提升貸款利率上浮幅度,對擴大利差或者息差有利。同時,在目前存款實際利率仍然為負、預期年內或再小幅加息的情況下,存款活期化的趨勢有可能溫和繼續。因此加息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或息差的正面影響可能略超預期。
此外,各家銀行在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方面也配合監管層加以控制。上述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就對本報記者透露:“除了保障房建設,以及一些重大民生相關項目,我們對新增地方融資平臺項目均停止放貸。”
信貸增速面臨持續下滑?
據本報記者多方了解,目前銀行業和分析人士對今年3月份銀行信貸投放的預期大多在5000億~6000億元。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3月新增貸款5000億元,對應信貸增速17.5%,維持全年新增信貸7.5萬億元的預測值,信貸增速或將面臨持續下滑。
李迅雷還在報告中預計3月M1增速為14.2%,M2增速則為14.4%,M1、M2增速均趨于回落。“盡管今年的M2增速目標為16%,但考慮到信貸控制的原因,這一目標可能難以完成,我們維持全年M1增速為11%,M2增速為14.2%的預測。”他表示。
今年1、2月份的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分別是1.04萬億元和5356億元,已經持續兩個月低于市場預期。假設今年全年貸款額度為7.5萬億元,按照“3:3:2:2”的季度信貸投放節奏,則3月份還有將近7000億元的額度。
高盛近日在報告中預計,3月份人民幣貸款規模將從2月份的5356億元反彈到約6000億元,同比增幅持平在17.7%;M2同比增幅則可能從2月份的15.7%溫和反彈到16%。高盛同時認為,央行通過動態差別準備金制度控制貸款增長的舉措相當有效,一些銀行的信貸還受到銀監會貸存比日度考核的壓力。
邱志承則指出,貸存比、準備金、資本金等緊縮手段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如果按1~2月的央行調控方式,未來貸款投放速度都會有較大節制,甚至一季度的貸款規??赡軙陀谠阮A測的2.25萬億額度,不過考慮到差別準備金等政策可能放松甚至取消,之后的信貸投入能力將會有所回升,信貸增速也會相應提高。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從多方了解到,銀行信貸額度控制依然較為緊張,而目前銀行業和分析人士對3月份信貸的預測數據大多在5000億~6000億元。
額度依然“供不應求”
“近兩個月的信貸額度依然非常緊張,每個月的額度供應無法滿足貸款需求,一些貸款項目都要積壓到下一個月處理。”一家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昨天對本報記者坦言,“相比而言,那些符合要求的中小企業和個人項目,在貸款資源和額度上會優先考慮和予以滿足。”
該副行長對記者透露,3月份信貸投放規模基本上與2月份相差不大,“總行對各家分行提供了每季度的放貸規模范圍加以指導,各分行今年在貸款投放上也比較謹慎。由于物價上漲和資產價格上揚壓力仍然較大,監管層對國有大行的信貸投放規??刂频酶鼮閲栏?。”他如是說。
但這位副行長同時認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監管層對信貸規模的調控已不局限于銀行渠道,而更注重包括直接融資等在內的社會融資總量控制,當然,相比而言,銀行信貸投放更易加以控制。此外,今年商業銀行的議價能力明顯高于去年,但仍取決于貸款客戶與銀行的合作關系。”
國信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邱志承此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今年1~2月信貸較難滿足實體經濟需要,通過銀行表外和銀行體系之外的融資規模明顯上升。
邱志承還表示,從2月份信貸數據看,對公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比重趨于下降,部分因為新增基建項目趨于明顯減少,加上銀行當前的升息預期和議價能力較強,使得銀行也傾向于投放一些較短期限類型的貸款,從而獲取較高收益率。
一家股份制銀行上海某支行行長助理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信貸狀況非常緊張,一些對公貸款都在“排隊”等待,大多無法保證何時可以放款。“從去年底開始,貸款額度在每月初時就會用完,那些急用資金的企業基本都轉向民間借貸市場。”她如是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師鄂永健則表示,銀行有條件并仍將致力于縮短貸款再定價的期限、提升貸款利率上浮幅度,對擴大利差或者息差有利。同時,在目前存款實際利率仍然為負、預期年內或再小幅加息的情況下,存款活期化的趨勢有可能溫和繼續。因此加息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或息差的正面影響可能略超預期。
此外,各家銀行在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方面也配合監管層加以控制。上述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就對本報記者透露:“除了保障房建設,以及一些重大民生相關項目,我們對新增地方融資平臺項目均停止放貸。”
信貸增速面臨持續下滑?
據本報記者多方了解,目前銀行業和分析人士對今年3月份銀行信貸投放的預期大多在5000億~6000億元。
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3月新增貸款5000億元,對應信貸增速17.5%,維持全年新增信貸7.5萬億元的預測值,信貸增速或將面臨持續下滑。
李迅雷還在報告中預計3月M1增速為14.2%,M2增速則為14.4%,M1、M2增速均趨于回落。“盡管今年的M2增速目標為16%,但考慮到信貸控制的原因,這一目標可能難以完成,我們維持全年M1增速為11%,M2增速為14.2%的預測。”他表示。
今年1、2月份的新增人民幣信貸規模分別是1.04萬億元和5356億元,已經持續兩個月低于市場預期。假設今年全年貸款額度為7.5萬億元,按照“3:3:2:2”的季度信貸投放節奏,則3月份還有將近7000億元的額度。
高盛近日在報告中預計,3月份人民幣貸款規模將從2月份的5356億元反彈到約6000億元,同比增幅持平在17.7%;M2同比增幅則可能從2月份的15.7%溫和反彈到16%。高盛同時認為,央行通過動態差別準備金制度控制貸款增長的舉措相當有效,一些銀行的信貸還受到銀監會貸存比日度考核的壓力。
邱志承則指出,貸存比、準備金、資本金等緊縮手段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如果按1~2月的央行調控方式,未來貸款投放速度都會有較大節制,甚至一季度的貸款規??赡軙陀谠阮A測的2.25萬億額度,不過考慮到差別準備金等政策可能放松甚至取消,之后的信貸投入能力將會有所回升,信貸增速也會相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