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品期貨5月3日漲跌互現,其中有色金屬和橡膠、塑料收跌,其他品種飄紅。有分析認為,盡管影響因素復雜,但商品市場仍能淡定迎五月。
有分析認為,目前影響大宗商品走勢的因素包括:拉丹之死引發美元大幅波動,“五一”假日期間中國未繼續出臺緊縮政策,以及中美歐PMI指數表現乏力等。
首先,國內“五一”期間加息傳聞并未得到證實。但4月經濟數據將于近期公布,多家機構預測,盡管由于季節因素,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或比3月漲幅5.4%有所回落,但由于翹尾因素等作用,仍將“破5”。 有分析認為,緊縮政策出臺是預料之中的事。鑒于此,加息靴子不落地,市場利空或將仍在。
其次,中美制造業數據顯示制造業增速進一步放慢,引發大宗商品需求的擔憂。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PMI指數從3月份的61.2%滑落至60.4%,表明美國制造業增速略有放緩,盡管沒有預期那樣嚴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4月PMI指數為52.9%,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PMI指數經過上月短暫回升后,延續了3月份之前PMI連續三個月回落的走勢,中國經濟增速仍有下降的可能,特別是需求增長減慢導致庫存調整,并引起經濟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
最后,本·拉丹被擊斃的消息公布后,由于擔憂局勢再度不穩定,美元快速上揚,美元指數自5月2日早盤創出的三年低位72.81回升至73.20上方,并帶動原油、黃金和銅等大宗商品紛紛脫離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