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的上漲先鋒隊,此時的下跌排頭兵。不論漲跌,頗受資金關照的天膠似乎都樂于成為龍頭。
2月4萬以上的膠價還歷歷在目,如今已跌去萬點有余。昨日,滬膠主力1109收報31145元/噸,當日下跌655元,跌幅達2.06%,較2月9日42895元/噸的歷史高點早已相去甚遠。4月中旬以來,膠價仿佛一夜之間失去支撐,跌跌不休。
中證期貨橡膠分析師劉賓表示,宏觀面的持續緊縮造成商品市場整體疲軟。由于下游消費低迷,此前庫存緊張對膠價的提振作用在弱化。目前,輪胎企業大多在消化前期庫存,采購并不積極。
大地期貨龔曉康稱,中國連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造成銀行體系流動性緊張,這會逐步體現到商品價格上面。輪胎企業庫存較多,需求不好,下游短期難以消化,而后期新膠的大量上市會進一步加大供應壓力。
的確,緊縮政策、消費不振、新膠上市是橡膠價格逐級下跌的主要原因。緊縮政策造成企業資金周轉緊張,下游汽車及輪胎的消費不旺導致橡膠需求下滑,未來新膠上市料將沖擊市場,空頭氛圍正在整個橡膠產業鏈蔓延。
進入2011年,央行頻繁動用貨幣調控政策,兩次上調利率、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當下大型金融機構準備金率已提至20.5%歷史高位,在日前發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再次強調要運用利率等手段管理通脹。緊縮政策對資金的抑制效應正在顯現,商品市場近期也持續下跌。
此外,下游汽車和輪胎行業旺季不旺的狀況非常明顯。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為182.73萬輛和182.85萬輛,環比增長44.99%和44.32%,同比增長5.34%和5.36%,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回落52.35個百分點和50.43個百分點。汽車制造大國日本則仍在地震的影響中備受煎熬,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JAMA)公布的汽車產量數據顯示,2011年3月份日本車企位于日本本土的工廠僅生產了40.4萬輛汽車,同比下跌57.3%。
汽車產銷下滑對輪胎行業產生了直接影響。Wind數據顯示,3月份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6602.3萬條,同比增長僅8.1%,環比增速出現放緩跡象。在上月底國際期貨主辦的“天然橡膠高峰論壇”上,輪胎廠商大多表示壓力很大,看空膠價。
5月國內外天膠產區即將大規模開割,需求不佳的天膠遭遇未來的供應潮,更加重了市場的看跌情緒。國際期貨橡膠分析師陳章柱指出,4月國內產區天氣有利于天膠生長,泰國主產區5月將大范圍開割,市場普遍預計后期供應充足。
“目前貿易商基本都看空,”滬巨聯實業總經理沈偉表示,近期橡膠現貨市場采購清淡,廠家大多隨用隨買,青島保稅區庫存在17萬噸左右,較之前略有增加,而從現階段產區開割情況來看,后期供應量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