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后,天然橡膠市場并沒有走出如同此前的清明假期后的開盤反彈行情。市場失去了因泰國洪水災害造成的供應短缺的支撐,增加了因日本橡膠休市、拉登之死引發的國外大宗商品拋售、油價接連下挫等利空因素。開盤后,滬膠1109合約連續收陰,直擊三萬關口,跌幅7%左右。那么,膠價下跌目標在何處呢?
宏觀政策收緊,投資者擔憂情緒加重
2011年以來,央行已經4次提高準備金率共2.0個百分點,2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共0.5個百分點。央行在其發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央行將繼續根據形勢發展要求,綜合運用好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多種價格和數量工具,管理通脹預期。在政策預期作用下,市場投資者對于下一階段的加息節奏較為惶恐。而其他亞洲國家也逐步進入加息周期之中,印度央行5月3日宣布加息50基點至7.25%,以抑制國內通脹局勢。
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央行則在5日舉行議息會議,市場預期馬來西亞央行或將維持利率不變,而菲律賓可能加息25基點至4.50%。亞洲經濟體儼然已進入對抗通脹的“警戒”狀態,對全球經濟政策走向將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到目前為止,調控并沒有使得通脹降低,卻使得原本的需求增長放緩,帶給投資者的最直接的感受是,經濟出現滯漲,從而引發了投資者對市場的擔憂。
需求放緩,供應增加,膠價上行壓力重重
從筆者近期的云南實地考察情況來看,今年景洪地區的天膠預期產量在27萬噸,較去年增加5%左右,而去年云南全省產量在30余萬噸。目前,云南產區已全面進入新膠供應期。海南產區的天膠開割時間較云南晚一個月,截至本周,海南天膠產區由東向西,已經逐步進入全面開割期,預計農墾膠產量與去年基本持平,而民營膠產量則有所增加。東南亞地區,印度、馬來西亞以產出20#復合膠為主,在氣候正常情況下,產量有增無減;泰國地區自進入5月中下旬開始,3號煙片膠也將集中逐步開割供應。因此,國際國內天膠供應的增加令天膠市場壓力重重。
2011年,汽車、輪胎行業增速減緩,尤其是重卡新車滯銷。下游輪胎加工企業在完成春節訂單之后,產成品滯銷,庫存擠壓,企業紛紛設法消化庫存。而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今年一季度,歐盟新商用車需求較去年同期上漲14.7%,新登記數量達到49.9496萬輛。除公共汽車部門外,所有汽車部門均有增長。綜合看,雖然歐美國家需求量略有恢復,但國內汽車業上半年的低迷,對原材料采購市場形成了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