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0日舉辦的主題為“商品中期調整之路”的“2011年夏季商品期貨投資策略沙龍”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貨幣性政策緊縮的背景下,出于對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大宗商品將延續震蕩走勢,預計二季度不會有趨勢性行情,投資者應通過倉位調整來獲得利潤。
夏季走勢爭議較大
“夏季商品市場爭議較大。”中國中期(22.44,0.00,0.00%)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紅英認為,真正加息時點及對應的商品高點應出現在2012年春季。二季度至下半年,商品市場主要表現為相對的高位震蕩,但重心偏弱。
“大宗商品夏季走勢將圍繞新興市場的貨幣政策,特別是中國的貨幣政策及美元變化而展開。”高賽爾金銀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王瑞雷認為,夏季是黃金、能源等工業品的調整季節。而今年調整的時間和空間更加微妙。具體而言,調整時間將依賴于中國貨幣政策的轉變,而調整空間取決于美元和歐元的博弈,以及我們通常所說的熱錢在世界范圍內流動速度。
王瑞雷認為,目前黃金與原油比值徘徊在15倍下方,沒有擊穿13倍表明市場復蘇仍存憂慮,這在夏季表現尤其明顯。“盡管長期趨好,但夏季仍然遍布暗礁。所以不管是金融資產還是商品資產,投資者要加倍小心。”他認為,夏季貴金屬市場很難產生高點,更可能表現出一種蟄伏走勢,短線套利值得投資者關注和把握。
西南期貨副總經理儲平則提醒要注意系統性風險。“當前緊縮性貨幣政策接連不斷,市場越來越脆弱,操作中要越來越重視系統性風險,不明朗時候堅決不入場。”
白銀仍然有上漲空間
王瑞雷繼續看好貴金屬長期走勢。“局部過熱的現象可能存在,但不能說明黃金已經出現泡沫。”他認為,2000美元之下談論黃金泡沫為時過早,有三個趨勢說明黃金長期漲勢仍然成立:一是真實利率水平高低;第二是西方主要經濟體的負債水平;第三是央行的購進行為。未來三到五年,這三種趨勢不會得到扭轉。從黃金市場來看,政府已經從凈賣出變成凈買入方;而從政策角度出發,他們可能是趨勢的定調者,因此長期來講黃金上漲走勢不會改變,白銀也有繼續上漲的空間。
“夏季歷來是黃金消費淡季,價格走勢更多地受到投資性需求的帶動。經濟周期的差異性讓中國投資者更愿意投資黃金,以規避通脹、分散投資。對于美國投資者來講,一季度、二季度投資性需求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也就是產生一種拋售行為,他們更愿意相信經濟復蘇環境下,金融資產更加有吸引力。這種差異性在夏季表現的非常突出,比如說夏季就不是黃金表現非常良好的季節。”王瑞雷表示。
揭秘暴跌三大主因
格林期貨研發中心高級總監李永民認為,導致前期商品價格下跌有三個直接原因:CME提高保證金、美元反彈和本·拉丹被美國擊斃。但他認為,美元指數今后上升空間不會太大,即使上漲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了利空影響,幅度也不會過大。
李永民表示,美元變化對商品市場利多還是利空,取決于商品屬性比重大還是金融屬性比重大。總體來講,盡管長期趨勢來看美元指數利空商品走勢,但個別時期不一定,這種長期的負相關關系并不是任何時期都存在。
對于CME提高能源黃金期貨品種保證金帶來的影響,金鵬期貨總經理喻猛國認為,原油期貨保證金的上調對盤面的影響是油價主力合約即時下跌1美元。但原油期貨周一大幅反彈,上漲5.37美元,收于102.55美元/桶。“回顧歷史上的幾次原油保證金上調事件,我們發現保證金的上調或者下調對油價的影響較為短暫,大趨勢以及原油的供需面仍是決定油價的關鍵。”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