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滬膠價格仍以震蕩為主,5個交易日中主力合約1109基本在前期30000-32000區間運行。本周四價格盤中突破32000整數口,但是價格沒有站穩,形成沖高回落的態勢。從日增倉數據看,本周投資者基本以日內短線操作為主。
本周東京膠指數也是以窄幅震蕩走勢為主,指數基本在380-390點的震蕩區間內運動。從東京膠指數合約看,連續兩周價格都在做區間運動,并且本周價格波動幅度逐步收窄。從日K線圖看,目前價格仍以震蕩居多,暫時沒有方向性突破。
一周行情分析
美元膠與滬膠價差維持在2800-3500水平
截至到本周末,新加坡交易所20號印度尼西亞膠當月合約報價為4555美元,較上周小幅上漲。折合復合進口價為35000元附近,與滬膠主力合約價差為3500左右。從復合進口價與滬膠主力合約價差角度看,近兩周價差基本保持在3000上下正常水平內。之前價差從最高達到6000元水平,從歷史價差看,2000-3000元的價差屬于正常。
前期復合進口的天膠價格已經比上海交易所天膠現貨月價格低,顯然國內膠的吸引力較大,但是本周后幾個交易日國內現貨月價格開始松動補跌,目前復合進口價格升水于現貨月價格,之前的價差在本周得到修復。本周上海全乳膠現貨報價較穩定,目前價格在35000元/噸,較“五一”節前下跌2000元。前兩周由于期貨市場價格下跌速度快,目前與上海現貨乳膠價差接近5000元左右,但這種價差在上周期貨價格小幅反彈后已得到修復,目前與現貨價差在3000元左右。
本周交易所庫存倉單再次下跌
從季節性角度分析,每年2-4月是天膠供應最少的時期,基本都是去庫存化階段,而5-7月天膠供應逐步增大,目前供應是從全年最少進入新膠開割的階段,供應緊張局面將會有一定程度緩解。從庫存情況看,上周庫存結束了數十周的下滑,但本周庫存又開始出現下滑,截至5月20日,上海交易所橡膠庫存為13946噸,減少215噸。本周交易所橡膠期貨注冊倉單減少1235至6600,這是繼前兩周增加后出現的一次下滑。庫存變化確實有季節性因素,從歷史庫存變化看,庫存基本在7月份后開始逐步上揚,11月份后接近全年高位,而今年庫存提前在5月份就進入最低谷。
2011年4月中國天然橡膠進口環比下降近15%
4月10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1年4月中國進口天然橡膠(包括膠乳)18萬噸,環比下降15.65%;1-4月累計進口64萬噸,同比增長1.97%。數據還顯示,4月中國進口合成橡膠11.83萬噸,同比下滑27%;1-4月累計進口50.3337萬噸,同比下降14.8%。
從季節性看,通常每年4-6月份是進口量最少的月份,尤其5月份,每年5月進口量都基本在谷底,這與東南亞橡膠季節性割膠量相關。由于天然橡膠供應屬于農產品屬性,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征,一年當中存在4個不同周期:2-4月是最大減產期,5-7月是增產期,8-9月是小減產期,而10-1月是最大增產期。
今年1-4月天膠進口64萬噸,同比增長1.97%,增速與去年13%相比,有回落態勢。而合成膠進口量回落速度更勝一籌,去年同期合成膠進口是呈現60%以上的增長,而今年進口量大幅萎縮,這與國際油價高企有關。
下游全球汽車4月份產銷均下滑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今年4月汽車產銷形勢繼續呈現低迷走勢。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3.53萬輛和155.20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5.98%和15.12%,同比分別下降1.85%和0.25%;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3.11萬輛和653.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09%和5.95%,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58.71和54.56個百分點。
4月,汽車市場延續了上月的低迷態勢,汽車產銷出現自2009年2月以來27個月的首次負增長,也是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汽車工業恢復增長后的首次負增長,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影響汽車工業增長的原因仍然有五點:購置稅優惠等政策的退出和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影響、燃油價格的不斷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購政策的實施的影響、受油耗準入政策的實施影響、日本地震的影響,其中日本地震的影響在4月更為明顯。
從汽車季節性產銷看,每年11-1月是產銷最旺的時期,由于1月份是產銷頂峰,2月份產銷就會回落1/3左右,3月又會達到高峰,但從4月開始汽車產銷會逐步下滑,基本上5-8月是淡季,從9月份產銷又會逐步進入旺季。今年由于汽車市場的優惠政策取消,1-4月累計產銷增速大幅放緩,去年同期增速在60%左右。今年年初開始汽車產銷累計同比增速同樣逐步回落。
2011年4月汽車產銷不止中國出現下滑,全球其它國家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與澳大利亞都出現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的態勢,其中以法國,西班牙與日本都是兩位數下滑。而其余國家美國,加拿大,南非及印度雖然汽車銷量同比增長,但增速也有下滑的跡象。下游汽車產銷增速回落,甚至4月份同比出現負增長,對于天然橡膠的消費影響會很大。
2011年一季度中國輪胎產量增幅大幅縮小
汽車產銷增速下滑將逐步傳導到輪胎產銷層面,從而對橡膠需求帶來較大影響。輪胎廠前期面臨較大成本壓力,3月初輪胎提價前后,膠價開始快速回落,造成輪胎經銷商觀望情緒濃厚,造成銷售形勢轉淡,并且一季度過后也將進入淡季,輪胎采購意愿不強。輪胎廠在膠價暴跌的過程中并未采購到太多原料,隨著美金膠的快速回升,成本壓力重新回歸,對開工率會帶來負面影響,原料采購意愿也不足,層層傳導至天然膠需求層面,將會面臨一定的需求增速下滑。
從2011年中國一季度輪胎產量數據看,今年中國一季度輪胎外胎產量為1.69億條,同比增長1.45%,與去年32.14%的增幅比較,今年一季度增幅大幅度縮水。中國一季度子午線輪胎產量為8814.5萬條,同比增長12.28%,與去年同期42.2%的增幅相比較,也有大幅縮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