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內代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金磚國家的五位執董24日發表聯合聲明說,遴選新任IMF總裁應當考察候選人的能力,而非其國籍,在IMF管理層體現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對于提高該組織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
聲明指出,發端于發達經濟體的金融危機凸顯了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的迫切性,以便能更好地體現發展中國家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聲明說,選擇IMF下任總裁應當遵循公開透明的方式,選擇具有杰出才能的人選,應當擯棄新任總裁必須是來自歐洲國家的成見。
IMF前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15日在紐約因涉嫌性侵犯案被捕,并于18日宣布辭職,目前圍繞IMF總裁人選的問題成為全球輿論熱點。
這五位執董表示,他們關注到近期歐洲高級別官員公開表態稱IMF總裁依舊要由歐洲人來擔任,他們對此表示關切,這些表態與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在2007年的立場相矛盾,當年斯特勞斯-卡恩獲任IMF總裁,容克稱“IMF下一任總裁肯定不會是由歐洲人來擔任了”。
由24位執行董事組成的IMF執董會20日說,IMF已啟動下任總裁遴選程序,定于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總裁遴選。
這五位執董說,IMF新任總裁不僅要有杰出的職業背景和領導才能,也要能夠堅定地推進IMF的現有改革,以便更好地適應當前世界經濟的新格局;為了維護IMF的合法性和信譽,在遴選新任總裁的過程中,應當與各成員國廣泛進行協商,選擇能力最優者來擔任新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