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對宏觀微觀因素存在尖銳分歧,吸引外圍增量資金積極進駐滬膠,致使持倉量顯著拓展,據粗略統計,自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大連豆類、玉米、塑料,鄭州白糖、棉花、PTA等其他活躍品種,及上海螺紋鋼、鋅、銅等品種資金分流影響,滬膠持倉量在較長時間內陷于20萬~25萬手較小規模內增減變化,僅僅1月19日和20日分別拓展至302296手和300544手,而5月25日達到301808手,6月7日更是拓展至305600手,創下今年以來滬膠最大值紀錄,8日為29萬余手,顯示場內沉淀資金規模拓展至較大規模,外圍增量資金積極介入,并展開激烈擴倉爭奪,資金能量顯著加強,期價波動更趨劇烈。
國內外天膠期貨市場價格走勢對比分析顯示,近階段,東京膠指數陷于360~400日元/千克窄幅區間收斂整理,但滬膠主力合約RU1109期價自5月6日低點29400元上漲至6月7日高點33460元,漲幅為4060元,相對漲幅達到13.81%,漲幅與前期跌幅之比達到30.09%,原因是滬膠持倉量顯著拓展,資金能量充足,導致滬膠走勢強于東京膠。
天膠期貨市場持倉量突破30萬手,顯示這一品種場內沉淀資金規模拓展至空前較大規模,主力資金低吸高拋的因素,成為影響滬膠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導致滬膠在較短時間內劇烈震蕩整理,漲跌反復波動。主力成交量和持倉量排行榜顯示,較多主力持有多空雙向持倉,處于對鎖狀態,主力資金低吸高拋,導致期價劇烈震蕩,而滬膠庫存量和注冊倉單量分別維持在1萬余噸和3000余噸較小規模,由此減輕多方主力投機資金追捧期價的壓力和后顧之憂,也導致空方投機資金打壓期貨缺乏實盤的支持,由此對滬膠期價走勢構成偏多作用。
天膠供需偏空,天膠產區均未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生產均由淡季向旺季過渡,供應量逐漸增加,現貨壓力漸趨沉重,由于種植效益豐厚,而引發的新的膠樹的潛在供應壓力也在加重,且國際國內汽車消費需求增幅縮小,中游輪胎產業介于上游天然膠供應和下游汽車制造之間,弱勢地位較為明顯,價格缺乏定價權,產業景氣明顯下降,因此,天膠供需關系此長彼消,未來雖然產區氣候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天膠產量穩步增長將是大勢所趨,天膠長時期高位運行可能性較小,導致滬膠漲勢較弱。
綜上所述,經前期深幅回落,天膠修復性回升,但由于多空因素復雜,天膠供應周期性規律因素,滬膠回升較弱,而持倉量顯著拓展,將導致滬膠震蕩更加趨于劇烈,投資者對此需給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