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時報統計,國內商品期貨持倉量于8月3日創下971.7萬手的年內新高,此后由于受市場大跌影響,持倉量連續5個交易日快速降至801.5萬手。但昨日隨著市場全面回暖,多頭資金開始抄底,持倉量單日增加了24.6萬手。
分品種來看,除了少數品種減倉外,大多品種出現增倉,資金關注的品種顯著從金屬向橡膠、豆油、豆粕遷移。其中豆粕、豆油、大豆合約合計增倉逾14萬手,橡膠和PTA分別增倉3.9萬手和3.2萬手,銅增倉2.1萬手后,持倉量達到32.3萬手,反而超過了下跌前的持倉水平。而前期活躍的鋁和黃金卻分別減倉了19.6萬手、0.2萬手,螺紋鋼則只增倉0.1萬手。另外價格方面,這些大幅增倉的品種也表現活躍,比如橡膠主力合約在低開175元的情況下,最后收漲1105元,漲幅3.34%,PTA上漲444元,漲幅4.89%,資金推升的跡象十分明顯。
根據交易所公布的盤后數據,代表江浙多頭資金的永安期貨,以及具有現貨空頭背景的中糧期貨在豆類品種上激烈爭奪,豆粕是主要陣地,兩席位持倉分別排名多、空陣營第一,昨日又分別加開了7843手多單和12043手空單。而在橡膠和PTA合約上,同樣也出現多空大戰,對市場資金面變化極為敏感的浙江席位再度出擊。其中浙江永安在橡膠合約上加開多單6206手,浙江新華在PTA合約加開多單3423手。
永安期貨分析師分析,期市資金回流說明市場反彈動能仍在,比如銅作為基本面最強的金屬受到了重點關注,存在繼續上沖的可能。
但象嶼期貨分析師則認為,市場增倉上行,一方面說明有資金入場抄底外,同時也表明多空雙方分歧加大,因為市場反彈過程中,空頭將之視為逢高拋空的良機,期待反彈后的進一步下跌。他認為,由于目前國內外商品價格處于極不穩定階段,后面結果如何,僅憑期貨持倉量變化還很難判斷。
本周公布的7月份外貿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出口17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4%,月度出口額再創歷史新高,推升月度貿易順差較上半年大幅增加,為314.9億美元。市場預計,相應外匯占款將增加國內基礎貨幣供應,預計從即將公布的7月份央行數據上或能得到印證,并刺激反彈行情的延續。
另外,在歐美經濟二次衰退的背景下,預計國內貨幣政策微調指向“定向寬松”,也增強市場多頭信心。昨日,國內股市出現大幅反彈,人民幣匯率則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