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庫存預警繼續拉響。上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通過對百強經銷商集團千余家4S店抽樣調查顯示,6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繼續攀升,其中庫存系數超過2.5的品牌有10家,分別是海馬、謳歌、凱迪拉克、鄭州日產、廣汽傳祺、奇瑞、英菲尼迪、一汽轎車、廣汽本田和吉利。上月庫存系數最高的英菲尼迪,本月庫存系數明顯降低,從上月的6.18降低到本月的3.24,海馬汽車的庫存系數上升至6.71。
自主品牌首當其沖
庫存系數為(庫存系數=當期庫存量/當期銷售量)反映汽車經銷商所經營的汽車品牌當前的庫存深度,有利于引導廠家合理安排生產,降低經營風險。根據國際同行業通行的慣例,庫存系數在0.8至1.2之間,反映庫存處在合理范圍;庫存系數> 1.5,反映庫存達到警戒水平,需要關注;庫存系數>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然而,最新公布的庫存系數,海馬高達6.71,公布的十家庫存系數超過2.5的品牌中有的系數超過3,可以想象目前中國車市的庫存壓力有多大。
在最新公布的前十家庫存系數超過2.5的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據半壁江山。中汽協公布的上半年銷量數據顯示,1至6月,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生產270.38萬輛,占乘用車總量的38.07%,市場份額較去年同期下降2.89個百分點。自主品牌成為銷量下滑“重災區”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但更為嚴重的事實是,經銷商處的實際銷量比公布的統計數據還要低。不過,6月份,盡管自主品牌的庫存系數仍然處在較高水平,但與上月相比有所下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部趙春鴻表示,這是因為一些自主品牌汽車生產企業看到了來自市場一線的庫存壓力,主動調整了排產量;更有一些企業下調了對經銷商進貨量的指標,有利于救市。
8月底有望回落
必須引起業界關注的是,庫存警報在不斷升級。合資品牌方面,上半年不斷爆出廣汽本田、長安福特退網事件,汽車生產企業與經銷商的矛盾激化可見一斑;進口車方面,由奔馳引發的豪華品牌大幅降價也難掩豪華進口車增勢放緩的勢態。然而,與此同時,在大多數乘用車企業上半年都沒有完成年中銷量預期,但鮮有調整全年銷量預期的。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呼吁廠家能夠高度關注經銷商庫存,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特別是對于資金緊張的經銷商,廠家要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幫助經銷商渡過難關;另外對于庫存系數高居不下的品牌,建議政府相關部門能采取有效措施,如暫停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
相關分析師認為,七八月份本來就是車市淡季,進入8月部分企業將放高溫假,預計減產去庫存趨勢將繼續延續,預計8月下旬左右,庫存有望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