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月消費者支出疲弱,因增稅舉措擠壓收入;不過2月制造業顯現活力,暗示本季初期的經濟增長升溫。
周五公布的其他數據顯示,汽車銷售強勁且2月消費者信心增強,應會有助于推動消費支出。
這些數據暗示,美國經濟有充足動力抵御850億美元的聯邦預算削減措施,不過仍不足以令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下決心減輕對經濟復蘇的貨幣政策扶持力度。
“數據表明,經濟的確有具有相當的動力,很可能足以應對減支舉措的沖擊。”John Hancock Financial Services首席分析師Bill Cheney表示。
美國商務部公布,1月消費支出增長0.2%。這一增幅主要受到寒潮侵襲后公共事業支出增長帶動。
經通脹調整后的個人支出僅增加0.1%。
另一份報告顯示,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2月制造業指數升至54.2,得益于訂單大增。這是該指數自201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1月為53.1。
指數高于50表明美國制造業擴張,而且這一漲勢也同全球趨勢相悖:歐元區制造業正陷入困境,中國制造業活動也放慢。
該數據暗示,制造業將繼續支撐美國經濟增長。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跡象,與此同時本季的消費支出料因增稅而大幅減少。
“我們預計上半年的實質消費支出將會明顯下降。”法國巴黎銀行的美國分析師Yelena Shulyatyeva說。
Shulyatyeva稱,她預期第一季經濟增長環比年率將僅為1.2%。美國2012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僅為微升0.1%,盡管消費支出大增2.1%。
美國股市周五受制造業和消費者信心報告提振收高,美元指數觸及六個月高點。美國公債價格也上升,因市場擔心美國政府自動減支舉措生效將拖累經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四曾表示,如果全面自動減支舉措生效,可能令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率減少0.5個百分點。
美國薪資稅優惠政策結束,以及富裕人群稅率上調等對支出的影響,預計將在2月得到更明顯的體現,而且可能一直貫穿今年上半年。不過仍有理由感到謹慎樂觀。
美國2月汽車銷售增長近4%,銷售年率連續第四個月超過1,500萬輛,為2008年初以來首見。
此外湯森路透/密西根大學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升至77.6,1月終值為73.8。受訪者對就業狀況看法樂觀。
由于1月個人所得大跌3.6%,創下1993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就業穩定增長應能幫助支持消費支出。個人所得大跌部分原因是對12月個人所得大增2.6%的回調。企業在12月時紛紛趕在稅率上調之前發放股息和獎金。
考慮進稅負因素,1月個人所得創下4.0%的紀錄最大降幅,12月為增加2.7%。
隨著收入明顯減少,消費者被迫控制支出。儲蓄率也降至2.4%的2007年11月以來低點,12月時一度升至6.4%。
該報告顯示,通脹基本受控,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連續第二個月較前月持平,扣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僅上升0.1%。
1月PCE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1.2%,為2009年10月以來最小漲幅,而且慢于12月時的增長1.4%。
核心PCE物價指數上升1.3%,為2011年4月以來最小漲幅,且遠低于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
通脹壓力不大應能讓美國家庭松一口氣,不過這也可能令部分央行官員擔心,因為他們將此視為經濟疲弱的征兆。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周在國會作證時暗示,央行將繼續實施每個月購買850億美元債券的計劃。
“實質支出活動的糟糕表現將繼續預示央行會進一步推出寬松舉措,因為央行官員嘗試通過貨幣政策來抵消預期中財政緊縮造成的沖擊...”道明證券資深分析師Millan Mulraine表示。